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 王莽 > 第27章(第2页)

第27章(第2页)

王莽觉得,自己有哲人之能,又精通礼乐,但如果顾忌礼让,不去争夺大司马这个位置,而让王立、淳于长这样的蠢货、佞幸来做,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当年孔子不也是周游列国,以求被用吗?孟子遍干诸侯,不也是当仁不让吗?如果怕别人批评自己贪图高位就不去争,反而让淳于长上位,这才是虚荣吧。

儒家是允许“权变”的。

在王根身边侍奉时,听王根的意思,似乎还没有下决心安排后面的事情。要不要主动一下呢?

终于,王莽对天下的责任心和对地位的渴望,战胜了个人的道德心。他在侍奉王根时,直截了当地向王根告知了淳于长的事情:“淳于长看到您一直生病,反而很高兴,因为您之后就轮到他接任您的职位了,所以他不仅不来看望您,甚至开始公开大搞封官许愿。”

王根不是深思熟虑之人,听到这话勃然大怒,训斥王莽说:“这种事,你怎么不早说?”

“我不知道将军您的意图啊,我哪里敢张嘴?”王莽吓得不轻。

“赶紧去告诉东宫的皇太后吧。”王根说。

见到王政君后,王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淳于长的事情和盘托出,包括淳于长偷娶许孊、见到自己母亲失礼以及封官许愿等等。

王政君听了大怒:这个娃娃怎么这么过分?!你去禀报皇帝吧。

有了王政君的意旨,王莽把这些事又向汉成帝说了一番。

汉成帝知道淳于长一向比较放荡,但没想到这个平时和自己一处玩闹的兄弟居然这么不守规矩,就勒令淳于长“遣就国”,回定陵国反省。从这里可以看出,汉成帝确实很宠信淳于长,没有治罪的打算,让他回定陵国更像是暂避风头。

但这件事情仍然造成汉廷政治的动荡,因为淳于长已经炙手可热许多年,他这么一走,到底是彻底失势,还是暂时躲避,外边的人是不知晓的。红阳侯王立听说后觉得比较痛快,因为早年王根接任大司马时,他就听说是淳于长讲过对自己不利的话,导致自己没能接任大司马。

王立决定狠狠地羞辱淳于长一番,他令儿子王融去拜访即将“遣就国”的淳于长。王融当然不是酹酒挥别、送君千里,而是转达父亲的意思,淳于长既然要离开长安,可以把马车留下,供王立享用。

汉成帝常常躲在淳于长的马车里,微服私访,纵情享乐,想必这套马车一定是珠光宝气,非同一般。王融向淳于长索要马车,既是落井下石,也是真心眼馋。

淳于长完全不在意马车,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节骨眼上遭受到政治攻击,而且是王莽告的状,真没想到王莽也想要当大司马。他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翻盘,正愁没办法呢,王立送上门来了。

马车?

他立刻把这套马车送给了王立,还加码多送了些珍宝。要求只有一个:请舅舅王立替自己在汉成帝面前关说,是王莽要当大司马,所以故意陷害自己。

王立收了钱,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再也不嫉恨淳于长了。他找了个机会,向汉成帝说淳于长人还不错,“遣就国”的惩罚太过了,王莽倒是问题很多。汉成帝对几个舅舅再熟悉不过,王立是个蠢材人尽皆知,居然敢插手这么复杂的宫廷斗争,谁借给他的胆量?而且,王立和淳于长以前关系很差,现在王立为淳于长美言,这其中定有自己不知的秘密。

我要知道是什么秘密。

汉成帝下令彻查王立。

王立害怕了,逼迫儿子王融自杀,以灭口。

弄巧成拙,汉成帝疑心或者说好奇心更大了,你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能让儿子自杀呢?原本觉得淳于长折腾不出什么大事的汉成帝,想法彻底变了,他令廷尉把淳于长抓回来严加审讯,务必找出他与王立在背后谋划了什么阴谋诡计。在皇帝的默许下,廷尉下了狠手,淳于长受不住,主动交代了与许皇后的事。

是的,我许诺帮助立许皇后为左皇后。

热门小说推荐

铁血强国
流泪的鱼wyj铁血强国
...
垂钓之神
会狼叫的猪垂钓之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