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祥瑞 王莽和他的时代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不仅如此,他们的家族也迅速遭遇灭顶之灾,据说“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珠珥在耳,首饰犹存”6,上到百岁老人,下到懵懂孩童,一律被斩首示众,连头上耳畔的首饰都没来得及取下,其状极惨。

近亲遭际如此,远亲也惶惶不可终日。这毕竟是王莽掌权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叛乱,影响很大。舂陵侯刘敞虽然没直接牵连,但与安众侯同属长沙定王世系,而且前几年参加王莽主持的祫祭时和刘崇很谈得来,所以感到很恐惧。他思来想去,觉得已故前任丞相翟方进的长子、高陵侯翟宣通经明义,沉稳谨慎,是个君子7,将来不会惹麻烦,就想方设法为儿子娶了翟宣的女儿翟习为媳妇,心里这才安定下来。

刘崇的族叔刘嘉、张绍的从弟张竦,也吓得魂飞魄散。为了保命,刘嘉和张竦马上求见王莽,以自首的名义请罪,王莽赦免了他们。都知道张竦是文章高手,那篇劝王莽当周公的文章尤其壮丽,刘嘉于是恳求张竦再来一篇,为自己卷入这场震怖天下的谋反案进行辩白。

这又是一篇极为成功的奏文,张竦一个人就有两篇文章因王莽而“流传千古”,简直可以称为王莽的知己了。班固将全文录在史书中,目的当是羞辱和批判。但不得不说,这篇奏文的确言说了汉末广大沉默的宗室的另一种心声,不能一概斥之为阿谀奉承。

张竦奏文其实就写了两个事情。

第一件事,颂扬王莽“存亡续废”。认为王莽恢复了大量绝嗣或被废的刘氏王侯的爵位,因此是在扶植刘氏宗室,是对汉廷中央自文景以来不断打压宗室支脉的反拨。“凡以为天下,厚刘氏也。臣无愚智,民无男女,皆谕至意。”8天下是个人都知道王莽恢复了那么多刘氏家族的财产地位,你竟然还谋反?

第二件事,批判刘崇不识好歹,是大祸害,罪不容诛。张竦在这里用了一串最严重的词汇来描绘刘崇:

臣子之仇,宗室之雠,国家之贼,天下之害也。

是我个人的仇人,刘氏宗亲的仇人,国家的叛逆者,天下的大祸害。因此,不能只是批判就完事儿,张竦建议还要铲平刘崇的宫殿房屋,将其挖成大坑,灌满污水,以起到诅咒镇压的作用。

这一颂一批,王莽极为高兴。这篇奏疏是以刘嘉的名义呈递的,所以王莽觉得刘嘉如此大公无私,不顾刘姓私亲,与自己同仇敌忾,实属“应合古制,忠孝著焉”,就封刘嘉为帅礼侯,刘嘉的七个儿子赐爵关内侯。张竦连着写下两篇“好文章”,到此终于被封为淑德侯。这两个爵号都是“令称”,不知道食邑在哪里。此外,南阳郡派去毁坏刘崇宫室灌上污水的官吏百姓,也受到封赏。以至于长安市民特意作了两句歌谣来讽刺:

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9

伯松是张竦的字。长安市民难以理解,“文字材料”写得好,不仅自己能封侯,连被捉刀的人都能封侯。

王莽每扩大一步权力,都会留意刘氏宗室的反应,刘嘉无疑为观望的宗室做了表率,而张竦提出的“毁房子、挖池子、灌脏水”的做法合乎王莽一贯的口味,王莽相信这种方式能够恐吓到蠢蠢欲动的宗室。所以,他下令今后凡是造反的一概这么做。给刘嘉、张竦封侯的考量就在于此。

刘崇的叛乱虽然规模小得可怜,却给了王莽极好的借口,群臣向太皇太后提出,刘崇之所以敢起兵,是因为王莽权力还太轻。五月,王政君下诏允许王莽朝见自己时也可以称“假皇帝”,而在以前王莽面对她要执臣下之礼。这意味着他的代理身份更加牢固。

16.翟义起义

居摄二年(公元7年),前任南郡太守、高陵侯翟宣在长安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天,他把主要精力用在教授学生上,毕竟他是经学家、前任丞相翟方进的儿子,素有家学,主要治《春秋穀梁传》和《左氏传》。

前几日,舂陵侯刘敞遣人为子求婚,给他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事务。他已经答应了这桩婚事。

不过,近来几天颇不平静,晚上他常常听到奇怪的哭声,若是凝神细听,又辨别不出哭声从哪里传来。这一天,翟宣又像往常一样在家中堂屋授徒,忽然觉察到中庭院子里养的雁——古人说的雁,其实就是鹅10——受惊而起,他和几名学生赶忙去看,大惊失色,原来是不知从哪里钻来的野狗,已经把数十只大鹅的头都咬掉了,而狗早就跑出大门,不知所踪。

联想到近来奇怪的夜哭,又看到院子里血肉模糊的断头鹅尸,翟宣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告诉后母说,弟弟东郡太守翟义一向倜傥不羁,恐怕要闯祸,这几天的灾异就是征兆,请太夫人回娘家,与翟家断绝关系,躲避不可预测的灾害。

太夫人不听,这倒不是她不相信灾异,而是她在翟家多年,又是丞相夫人,岂能自己避害而舍弃亲人呢。

过了几个月,翟宣与刘敞两家的婚事热热闹闹办完了,女儿翟习也欢天喜地地嫁入刘家,大家似乎忘记了家中的怪事。

但仅仅二十几天后,一个震惊的消息同时传到翟宣和刘敞的耳朵里:东郡太守翟义在关东起兵反莽,并且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拜东平王刘匡的师傅苏隆为丞相,东平国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俨然已经自立朝廷。大军集结十万,浩浩荡荡西进。

和消息几乎同时到来的是士兵,留在长安的翟宣和后母及家族近亲二十四人、刘敞刚过门的儿媳妇翟习,以及刘敞的儿子、刘信的儿子都迅速被捉拿系狱。原本想寻找依托避祸的刘敞,竟卷入了比刘崇更严重的叛乱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