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林场。
颜辉像往常一样,在堆木场看着林场的人检查、装车。
虽然山哥不在,但是颜辉一点都没有怨言,他一直都在认真盯着。
。。。
前几天下山洗澡那次,颜辉有些误判。他原以为洗好的大衣第二天早上能干,结果第二天早起发现完全没办法穿,整个还是湿的。
不得已,他只能拿着大衣,跟着解放卡车上了山。
山上不穿大衣有点冷,颜辉硬挺着在外面盯了两个小时的装货,结果回来又有些感冒。
幸运的是他手里还有之前医生给的安乃近,晚上睡觉前吃了一粒,第二天也就没事了。
今天来堆木场,颜辉发现了不对劲。
今天要装车的木头,有几根摆放的方向不一样。
每一根木头都有粗的那一头和细的那一头,堆放的时候要保持一致,俗称“堆径”。
计算木头体积的时候,由于木头是不规则圆柱,一般都是计算细的那边,这样对买家有利。如果计算粗的一侧,那价格就会略微便宜一点。
四叔和林场的约定里,写得很清楚,计算体积是按照细径算。
以往,每次要装车的木头都是统一方向摆放,今天则没有。当然了,如果不细致点,根本发现不了。
颜辉去找了负责装车的老孙,直接说明了这个问题。
“摆的时候没咋注意,这样,你说的这几根,费点事,单独去测细的那一头。”老孙没什么意见。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挺麻烦,因为木头并不规则,摆放得又多,他只能在两侧看看大概知道摆的不顺,无法确切地分清楚哪根的对面是哪根。
“这样没法算,”颜辉摇头,“装车的时候,吊起一根看一根。”
“这不得累死?”老孙不乐意了,“差那点能差几个钱?”
颜辉坚定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能差不少钱。
之所以木头要按照细径的粗细计算,是因为这些原木大部分都要破成木板。
决定木板宽度的,一定是细径而不是粗径。
在原木领域有个价格原则,那就是直径超过20厘米以后,每多一厘米,单价就会多一点。粗的比细的单价高,是因为粗的能破开更宽的木板。
因此,直径算多了,单价也会算多,乘起来的差价可就不少了。
“这样吧,这些木头,你说几根有问题,我给你这几根直径少计10个点。”老孙再次做了让步。
“不行的,孙叔,直径要用笔写在木头上面,回头如果写错了,我们的买家就会觉得我们糊弄他们。”颜辉还是没有让步。
“那一根一根测?”孙叔真有点生气了。
堆木堆成这样,也不是故意为了占便宜,怎么这个孩子不依不饶的?前几天也不这样啊。
这俩人吵着,林场那位独臂二当家就过来了,看到颜辉就劈头盖脸一顿骂:“就是你山哥在这,也不会说这说那,我们这个木头保证一点毛病没有,你说没按照同一个方向摆,就没按照同一个方向摆?我怎么看着一样的?”
二当家说的其实也没啥问题,这些木头都很直,细径和粗径的差距不大,这一大摞摆在一起,从哪一侧看都是有粗有细,如何说得清?
但颜辉显然没有放弃,他仔细看了看这一摞,确定最下面这一排从左往右第五根有问题,于是拿尺子测了测直径,在木头上写了个31。5,接着又去对面,找到了这根木头,测了测,写了个34。5。
这下一目了然,这一根的摆放方向和别的就不一样。
这根木头长度是3米2,如果按照细径算,体积是0。25方,如果按照粗径算,体积是0。30方。
再算上单价差异,这可真不算少了。
二当家没想到颜辉的眼睛这么尖,他也不好发作,只能挥了挥手:“行吧,一根一根测,每根测两头。”
说完,二当家不高兴地直接离开了。
二当家这一走,颜辉有些难受了,他知道他把这些人都得罪了。
测量、吊木头、计数的,都得为了他的认真而多做一些事,虽然他有理。
颜辉知道,再多说、多解释也没用,为了防止有人挖坑,他必须更认真地盯着。在这这几天,颜辉知道了不少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