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的皇宫里。
「你是说我娘是被烧死的?」李长曳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
她被软禁在这处宫殿已有三个月了。
起初她本以为自己与二皇子一案有关,怕是凶多吉少。结果皇帝非但没把她关进天牢,反而给她寻了处清净宫殿,好吃好喝地供着。只是宫人们管得严,她想见的人一个也见不着,就连皇帝本人也从未露过面。
第一个月,李长曳还没认清局势,想尽各种办法递消息出去,她什么都吃不下,坐立难安,每日每夜满脑子都是陶勉丶阿月,还有师兄的脸,恨不得在宫墙上凿一个洞,立马钻出去。
第二个月,李长曳逐渐冷静下来。她明白继续硬碰硬毫无作用,于是刻意表现得乖顺温和,渐渐地,守在门外的宫人对她也放松了一些,她便抓紧机会,试探这些宫人口风。皇帝日日送来的鲈鱼和绿豆糕,她也一改之前,认认真真地吃了。她心里很清楚,唯有留着力气,才好应对接下来的日子。
到了第三个月,梅妃突然亲自来看了她一回,打量了半天,却一句正经话都没说,回去后倒是给她送了个李妈妈过来,特意照顾她起居。
李长曳不知梅妃是何用意,始终和这位李妈妈一直保持着距离。
李妈妈最初来的那几日,只是默默干活,一言不发。
但李长曳留心观察,发现这位老妇人望向她的目光里,带着一股温柔的情绪。在李长曳的几次旁敲侧击之后,她终于确认下来,李妈妈竟然是从前李丞相府里的旧人。
于是她故意与李妈妈拉近关系,一步一步地套话,逐渐问到当年李府的旧事。
直到今晚,李长曳看时机成熟,这才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李妈妈,当年我娘究竟是怎么去世的?」
李妈妈听到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惊讶,只是长长叹了口气,回答道:「老爷去世时,老奴早已被送到庄子上干活去了,后来只听说,有一晚老宅突然起了场大火,满府上下烧得干干净净,却是一个人都没留下。」
第76章
渡魂(二)故人惊破旧时梦,酸涩相逢……
李长曳沉默下来,脑中隐隐浮起多年前那场火的光影,记忆虽已模糊不清,却总有那么些片段挥之不去。从那之后,她的人生便只剩下无尽的漂泊。
李妈妈看着她失神的模样,忍不住轻轻拉住她的手:「老奴第一眼见姑娘,就知道没错。姑娘与小姐长得太像,当年曾远远瞧过小时候的你一眼,一晃便是这么多年。」
李长曳反倒被她的语气触动了,轻声道:「没事儿,我这不也长得好好的么。」
李妈妈闻言,心头似有无数往事涌来,终究还是悲叹一声。
李长曳正要安慰她,又忽地想起了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碎布,布料已经磨旧,边缘也起了毛,上头却还清晰地绣着金色的月桂枝纹。
自从知道这个图案与渡魂堂有牵连后,她再不敢将这纹样绣在衣服上,只把从前旧衣上的一块儿小布撕下来,贴身揣着,当成了个念想。
她问道:「这是我娘亲留下来的,您见过吗?」
李妈妈接过去一瞧,怔了一怔,眼眶顿时红了:「老奴眼拙,只是这花样子可忘不了,当年小姐的手帕,衣物,甚至老奴看不懂的书信上,都有这个。」
李长曳叹道:「我从小便没了爹娘,夜里做梦时总能梦到娘亲的模样,想伸手摸摸她的脸,醒来才发现一场空。想念得难受时,只有拿出这花样子瞧一瞧,好像看着它,心里才踏实些。」
李妈妈似有什么话堵在喉间,来来回回踌躇了半晌,终于还是开了口:「姑娘有所不知,当年府中遭难,也并非一个活口都没留下。有几位府里的老人侥幸逃了出去,躲在市井里讨生活。若是问问那些人,说不定手头有小姐的东西,你拿着,也能留个念想。」
李长曳听到此处,心中大为震动,急忙追问:「李妈妈,您还记得他们如今身在何处吗?」
李妈妈犹豫片刻,叹道:「前些年,在庄子的时候,老奴一直与他们偶有书信往来,倒是知道他们的落脚处,只是……」她担忧地看了一眼殿外,「姑娘如今被困宫内,倘若消息不慎外泄,怕是会招来灾祸。」
李长曳定了定神,郑重道:「李妈妈放心,我既敢问,便是心中已有了打算。你只管告诉我姓名和地方,馀下的事,我自会想法子安排。」
李妈妈盯着李长曳瞧了半晌,似下了很大的决心,才缓缓点了点头,将那几人的名姓丶落脚处一一低声说与她听。
待李妈妈离去,李长曳将那几个人的地址默默记在心里,抬头看了一眼外头的侍卫和高高的墙壁,心中暗叹一声:「只可惜,现在要走出这宫门半步,也难如登天,必须先稳住局面,再想办法才行。」
**
第二日,长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