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勉抬起手,语气带着些不容拒绝的意味:「你我三年未见,你来了京城,我还未尽地主之谊。这一顿饭,就当是我请你,莫要推辞。」他说完,目光落在李长曳身上,眉头微微蹙起。前些日子忙着查案,都没注意到,这三年没见,李长曳的身形竟比从前更加清瘦。
李长曳闻言微微一怔,随即低头,握紧了手中的茶杯。陶勉的话倒让她想起了三年前的事情,那些未曾解释清楚的过往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缓缓开口:「三年前,我并非无故爽约,只是师傅突遭变故,我不得不赶回去救他。」
陶勉听罢,手里的摺扇微微一顿,他先是一愣,眼底闪过一丝藏不住的光。但很快便掩饰了过去。
她竟然还记得跟他解释这些事!
这三年,陶勉其实早已想明白,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眼中只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从未站在她的角度思考过。京城发来诏令后,他匆匆离去,却未留下只言片语。
陶勉轻咳一声,将手中摺扇背到身后,若无其事地轻轻转了一下,语气却依旧是很平常:「都过去了。」
说完,偷偷瞟了李长曳一眼,见她垂着眼没看自己,心中松了口气,觉得自己的反应稳重得很,忽然又觉得这话未免太冷淡,显得他好像一点也不关心,赶紧又补了一句:「也是我不好,这几年都没主动联系你。」
李长曳闻言,抬眼看了他一瞬,却又很快垂下了。店内一时有些安静,外头隐约传来的行人喧闹声和马车的辘辘声,倒是热闹非凡。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男子推门而入,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阿曳,公务再忙,也得回家吃饭啊!」
正是李长风。
第41章
画里探花(十一)师兄胡闹惹鸡飞,皇……
李长风神色急切,目光迅速在店内搜寻,看到李长曳时明显松了一口气。
今日他着实有些慌了。自打李长曳进京后,接连遇险,他明知师妹一向强大,可仍是免不了忧心。
刚好今日阿月提早回家,他二人精心准备了一顿凤州风味的饭食,可左等右等,等到天都黑了,始终不见李长曳回来。
想起李长曳曾在自己眼皮底下失踪过一次,李长风心头一紧,连忙四处打探消息,才找到这个小馆子。
这时,赵霆刚从柜台结帐回来,耳尖地听见回家二字,不由得一愣。他定睛打量了几眼来人,心里直犯嘀咕:这人倒是有些面熟,竟然敢这么直呼李长曳为阿曳?我家大人都不敢这样叫!还回家?这语气,啧啧,不对劲啊。难道?
赵霆瞬间脑补了无数戏台上的情节:,私奔偷情丶和离再嫁……甚至连某些名角儿唱戏的场景都跳进了脑中。
他慢慢转头看向陶勉,却看不出他的神色如何。
李长风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桌旁,刚要伸手拉李长曳,却被一道身影挡了回来。
陶勉站起身,动作流畅得不带丝毫停顿,他径直挡在李长曳面前,气势逼人,寸步不让。
他的目光扫过李长风的佩刀,似乎是认出了李长风,他冷冷地说道:「是你?」
此时的陶勉,心情已经不能用好来形容。他脑中自动循环「回家」二字,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最终定格在一个惊悚的念头上:
难道,李长曳,已经,嫁人了!
前几天陪那失意的三皇子去的朝云楼听的是哪出戏来着?「一朝陌路,终换新人!」彼时不过随意听来,今日再回想,陶勉竟莫名觉得自己是有点像那戏里的苦情配角。
李长风一怔,望着面前气势汹汹的男人,怎么都觉得有几分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是谁。对方这副挡在自己面前的模样,不禁让他眉头皱得更紧:这个人,挡在这里是几个意思?
两人四目相对,空气中无声的张力骤然升腾。
赵霆站在旁边,心里一阵发毛,仿佛能听到电流噼里啪啦作响。他揉了揉眼睛,再睁开时,甚至感觉周围都升起了几股硝烟。
「不会要打起来吧……」赵霆默默咽了口唾沫,心里直打鼓,「要真打起来,是该叫万年县的衙役,还是直接去搬刑部的人来啊?」
就在这时,李长曳的声音响起,带着些无奈语气:「师兄。」
陶勉和赵霆一齐转头,彼此对视一眼,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字。
赵霆心里已经琢磨开了:师兄,传闻中那个靠不住的师父留下的得意门生?虽说凤州时曾耳闻过李长曳提起过这位师兄,却未想竟是这般模样,仪表堂堂不说,身手还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二公子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