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此案无头又无尾打一个字 > 第8章(第1页)

第8章(第1页)

「嘿,今天这赵掌柜可真会做生意,」一个狱卒嘴里塞满了菜,含糊说道,「白天把那些小贩挤得无处可去,晚上又买下人家的吃食,说是送给街坊,还给我们分了点」

另一个狱卒笑着接口:「啧,这赵归荑厉害得很。你等着,赵家迟早是凤州首富。」

见云闻言,若有所思,端起粥回到角落,几口便喝了个干净。刚将碗放下,手指却触到碗底一角异样的质感。他眉心微皱,顺势将手探入碗底,指尖一探,摸出一张薄薄的纸片。

他缓缓展开纸条,瞳孔微缩。

几行猩红的大字赫然入目:

十五载幽魂何处,借尔头颅祭旧冤!

见云的手猛地一顿,纸条边缘被捏出褶皱。他环顾四周,目光在昏暗的牢房中快速扫过,神色阴沉。那向来镇定的面容,此刻被一丝冷汗所破。

纸条被他快速揉进掌中,他抬起头看向牢门外的狱卒,声音压低带着探询:「这饭是谁送来的?」

狱卒大咧咧地答道:「还能是谁?赵大掌柜那边送来的剩菜剩饭罢了,你还想挑?」

见云闭了闭眼,仿佛在极力压抑某种情绪,随即低头轻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但指尖死死攥着纸条的力道,已将手心捏得泛白。

第7章

寒衣疑案(七)向阳一笑眉弯浅,流水……

其实李长曳和那死了的张家小娘子算得上是熟人。

每次西街巡逻,李长曳总能在铁匠铺门口瞧见她。小姑娘总是抱着一包点心站在那里,眉眼弯弯,笑得像迎着朝阳的葵花。她不吵不闹,只是安安静静地站着,偶尔踮起脚尖四处张望,像是在等谁。

等谁?李长曳一直没去多问,只当是县衙里的哪个小衙役有了福。可现在回想,她心中却只剩苦涩。若是当时能察觉到小姑娘的心思,多和她说几句,或许……事情会不会不同?

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年少时,父母失踪,亲族被灭。年幼的她孤零零的她站在被烧毁的家宅前,怔怔地盯着那片废墟。那时,她无助地四处张望,却没有一个人能伸出援手。张家小娘子的眼神像极了过去的她——期待中带着无声的恳求,却被世人忽视。

我为什么不早些注意到她?「这是李长曳无法逃避的自责。她想,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疏忽的愤怒,更是对无数次面对冤屈时无能为力的痛恨。她知道那种被抛弃丶被掩埋的感觉有多么绝望。

所以,当她此时坐在法正寺见深大师面前,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张笑脸,又转眼变成了千河河边那具用破被面裹住的冰冷遗体。两幅影像重叠交织,挥之不去。

见深大师点燃了佛前供奉的蜡烛,微微低头,拈香的动作缓而沉稳。李长曳上前取了一柱香,点燃后插入香灰炉中,蜡烛的火苗微微跳动,青烟袅袅升起。

「大师,」沉默许久后,李长曳终于开口,「我一直想问您,坏人做了好事,还是坏人吗?那好人做了坏事,又算不算好人呢?」

见深大师手中捻动佛珠,低声默念:「诸法无常,善恶皆由心念起;觉悟修行,善恶本无定归处。」

李长曳的目光微微一颤,垂下眼帘,嘴角动了动,终究没有开口。袅袅青烟在佛堂中缓缓升起,迷蒙间,那些画面依旧在她心底翻涌,久久无法散去。

她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天空,心中暗自发誓:她不能再让那些本该被保护的人,沦为被忽视的亡魂。这一次,她绝不会放过真相,也绝不会放过自己。

一炷香烧完,站在佛坛前的见深叹息了一声,他对着李长曳说到:「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见云,他满身血污地跪倒在马道旁。我当时也是自顾不暇。法正寺虽为名寺,却在那场灭法之乱中风雨飘摇,险些不保。但我还是将他接回庙内疗伤。」

李长曳目光微凝,略带迟疑地问:「大师所言的灭法之乱,可是十五年前,当今圣上初登大宝之时的那场动荡?」

见深缓缓点头,神色间透出几分沉重:「当年的事,讳莫如深,世人所知甚少。上一任皇帝昏庸无道,百姓困苦不堪。那时,民间曾兴起一个名为渡魂堂的组织,打着的名号行善积德,遍布天下。百姓无不信奉,甚至连这法正寺的香火,也因它冷落了许多。」

他说到这里,停顿片刻,似是回忆起往昔景象,才又继续道:「本是好事,却终究被有心人利用。渡魂堂逐渐扩张,成为乱世隐患。上一任皇帝弥留之际,渡魂堂甚至闹入京城,暴乱之中,折进去一位皇子和数位重臣。最终,由现今圣上平定大局。登基后,他第一件事,便是清剿渡魂堂,发起灭法之乱,取缔大大小小的民间信奉,终将其连根拔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