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想把古池镇的布匹转卖到其他城池?”
周清回忆了了一下原书,李德安的第一桶金好像就是靠倒卖东西赚来的。
“不错,我曾经去过吴郡,那里最便宜的东西是陶器,山中陶土资源丰富,许多村庄都有自己的陶窑。
男人们负责挖掘陶土、拉坯塑形,女人们则负责给陶器上釉彩绘,几乎没人种植棉花,所以棉布的价格颇高。
“同理,陶器在这里价格也高,咱们可以赚取里面的差价。”
周清点点头,“你好好想清楚具体该怎么做和需要的银两,写一份计划书交给我,没问题的话我给你批银子。”
“周老板,你,你竟如此相信我?就不怕我卷着银子跑路?”
李德安万万没想到自己就这样提一嘴,周清想都不想的就要给自己批银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李德安连忙低下头遮住有些泛红的眼睛,他堂堂男子汉,当着女人的面哭也太丢人了!
可心中那股热流涌动,却久久难以平息。
过往,他空有抱负却四处碰壁,从未有人如此毫无保留地信任他。
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波澜,李德安才把头抬起来,目光坚定的像是要入党,“周老板,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牛车慢悠悠的往回赶,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李德安满脑子都在想着倒卖商品的事。
韩老太太看着牛车上一大堆东西,脸都黑了,眉头拧了个大疙瘩。
“老大媳妇,不是我说你,有钱也不能这么造呀,你瞅瞅这满车的东西,这得花多少钱!”
话虽如此说着,可她手里拿着周清买给自己的兔毛帽爱不释手。
她活这么大岁数,还没戴过这么精细的帽子呢,这料子看起来就很贵,还有软和的兔毛,等她回头戴上还不羡慕死村里那群老太太。
周清也看的出来老太太这样说只是心疼银子,没有恶意,于是笑着解释道:“娘,难得买一次东西,您就别操心了,您和爹一到冬天就头疼,这帽子用来保暖再合适不过。”
韩老太太听周清这么一说,心里又舒坦了几分,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嘴里嘟囔着:“你这孩子,就是会哄人。行吧,以后可再不许乱买东西了,我们都这把年纪了,还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但她摩挲帽子的手却一刻也没停,已然在心里盘算着,要找个什么好日子,风风光光地戴上这顶帽子出门溜达一圈。
到了大槐村,老太太只把自己和韩老爷子的帽子拿走,其他人的依旧在周清这里。
不是她嫌麻烦,而是送人东西这件事,若是由别人代劳显得分量就没那么重了。
她回去的时候,老宅里也正忙活着,为了省事,猪下水就直接在这边熬了,有老太太和老爷子看着,出不了岔子。
最开心的属王氏了,以往在大嫂那边熬制,老太太总是盯着不许往回带,现在在老宅熬了,每天也能吃上两碗。
当然不是偷,这是大嫂自己让他们吃的的。
对周清来说,两碗猪下水,不过几文钱的事,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收买人心,她自然是乐意的。
韩老太太也不好反对,只是时不时的敲打王氏别太过分。
现在家里大部分人都有了收入,一天三顿粟米饭,顿顿吃干的,还有卤猪下水可以吃,这个伙食在大槐村也能排的进前五了。韩老太太很知足。
周清这边把新衣服拿出来时,众人都是一脸开心,唯独肖承钧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周清敏锐地察觉到肖承钧的异样,她轻轻走到他身旁,温声问道:“承钧,你怎么了?是不喜欢这身衣服吗?”
肖承钧猛地回过神来,眼中还有来不及掩去的悲痛,他喉结动了动,终究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韩大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声的安慰着他。
周清微微颔首,眉眼温柔,“承钧,过去的那些经历,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已经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