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媳妇把刚得到的消息一字不漏的说了一遍。
里正磕了磕自己的旱烟枪,抽了一口,慢悠悠地说:“韩大他娘如今今非昔比了,你可别小瞧她。”
从上次毒芋的事儿,他就看出来了,此人心胸宽广。
今儿镇上发生的事儿,又能看出她足智多谋,特有主见。
说曹操曹操到。
话音刚落,周清就走了过来。
“里正叔,婶子,忙着呢?”
“我瞎忙活呢,你们聊。”里正媳妇瞧出周清是有事来的,挺有眼力见儿地抱着干草进厨房去了。
“韩大他娘,你找我事有什么事?”
里正有些不解的看着周清,不明白这个时间她到这里干什么。
“里正叔,我打算买一块地盖房子,咱们村里的地是怎么个价位?”
“买地?”里正已经好久没听人说过这俩字了,一时间有点怔住。
除了前些年有一些外来人口在大槐村扎根,卖了几十亩外,这些年地都荒废在那里了。
毕竟年景不好,吃饱饭都勉强,又哪来的闲钱买地。
“村子里还有不少荒地,天字号的三百文一亩,地字号的一百文一亩。”
“那就选地字的。”周清想都没想就开口应道。
“韩大他娘,地字的虽然便宜,但是如果种植庄稼的话,产量恐怕要低一些。
“里正叔,我想好了,就要地字号的。”
她手头的银子还有用处,不能全用在这上面。况且她买地也不是为了种庄稼。
见她坚持,里正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听了周清要多少亩后他还是震惊的睁大眼睛。
“你要多少?二十亩?要那么多地干啥?”
周清加上三个孩子也就四口人,哪里用得到这么多地。
村子里卖地的钱都是归集体的,大多是用在赡养一些绝户或者没有生存能力的老弱病残。
多卖点钱固然好,可都是一个村子的,该提醒的还是得提醒。
“里正叔,我买地不止是为了种田,还要多盖几间房子,建立一个工厂。”
她目前做的生意有糕点、卤味。已经确定要增加的还有香皂、洗浴护肤用品等。
将来也会增加更多的品类,二十亩地,并不算多。
听周清如此说,里正也上了些心。
虽然听不懂什么叫做工厂,但根据意思也能估摸出是要做大生意。
他没什么大见识,却也知道这是好事。
“行,我这就给你拿地契签字。”
签好字周清付了二两银子。
两人约好明天上午一起去镇子里做公证。
只有盖过大印,房子才算是真正属于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