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搓着手,额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淌。
"唱一个你最拿手的。"
徐刚犹豫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唱起了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一次,他没有刻意注意什么技巧,就是放开了嗓子唱。
奇怪的是,音准反而比练习时好了不少,那种原生态的粗犷感扑面而来。
"停,"
杨林眼睛发亮,"就是这个感觉!别管什么技巧了,就保持你这种原始唱法。"
接下来的训练重点转向了舞台表现和歌曲理解。
徐刚虽然不懂乐理,但对音乐有种本能的敏感。
特别是当杨林给他播放一些经典摇滚作品时,他眼睛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这。。。这就是摇滚?"
徐刚听完一首《无地自容》,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不就是咱心里憋着的那股劲儿吗!"
录音棚里,阿杰看着眼前这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中年大叔,嘴里的烟差点掉到调音台上:"小老板,你认真的?"
"比真金还真。"
杨林递过一份曲谱,"《春天里头》,新来的创作人西山刚写的。"
阿杰扫了一眼谱子,眉毛越挑越高:"这歌。。。有点东西啊。"
确实如此,《春天里头》是杨林根据前世汪峰《春天里》改编的,去掉了过于复杂的编曲,保留了最打动人心的旋律和歌词,更符合徐刚的气质。
第一次试录,徐刚紧张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但当前奏的吉他声响起,他渐渐放松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回到了年轻时在田间地头唱歌的日子: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
这一句出来,阿杰的烟真的掉在了地上。
徐刚的声音像是一把生锈的刀子,粗糙却锋利,轻易就划开了听者的心防。
特别是唱到: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那种真实的沧桑感让人鼻头发酸。
"卧槽。。。"
阿杰喃喃自语,"这老小子有点东西啊。"
录制过程比预想的顺利。
徐刚虽然技巧欠缺,但情感表达直击人心。
杨林只简单指导了几句:
"想象你在对自己儿子唱这首歌"、
"回忆你离开家乡时的感受",
徐刚就能立刻找到状态。
三天后,《春天里头》的最终版本诞生了。
混音时,阿杰特意保留了徐刚声音中的一些"瑕疵",让整首歌听起来更加真实动人。
"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