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家养着,等他考上秀才之后,妙妙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顾老头思索着,“妙妙喜欢医术,咱们要是不让她去,她是不是会不高兴?”
家里面养着他们这事情倒不是什么,几个儿子都是有担当的。
谢凌也不会像许贤那样是个白眼狼。
顾老太也是担忧这个,“待闺女回来,我去探探她的口风,看看她是怎么想的。”
“我是真心疼她大雪天的,还要往外头跑。”
站在屋外的吴氏听着他们那一番话,脸色不太好,这家里面才安生一会。
公婆他们又想着去养着小姑一家,她还想家里面攒着点银钱,她想去看看大夫。
抓点药回来调理好身子,争取再生一个男孩。
让自个在家里面腰杆能够挺直,日后也有人撑腰。
可公婆要将银子都给小姑,又怎么会同意再拿出来银钱给她去抓药调养身子。
这事情不成,她手指捏紧手中的碗,强扯出一抹微笑,“爹娘。”
“给你们熬的药好了。”
顾老太止住话头,咳了一声,“进来吧。”
吴氏将药送了进去,伺候着她们喝下去,什么话都没说的端着碗出来。
胡氏收拾好灶台上的碗筷,钱氏拿着绣花篮子到前头来。
妯娌三人在堂屋里头一起缝制鞋袜,上次做棉衣还剩下一些料子。
给几个小孩做鞋袜正好合适。
吴氏心不在焉的低头缝制,心里头想的都是在公婆屋外听到那一番话。
胡氏不见小姑,问了一声,“嫂子,怎么不见小姑呢?”
钱氏温柔一笑,“妙妙去医馆了,她说中午不回来吃饭。”
“让咱们不用准备她那一份。”
胡氏,“外头雪大不好走,顾大他们也出去谋差事了。”
她叹一口气,本是想劝着等这外头的积雪化了,再去寻差事。
顾大他们都不同意,这屋舍一个月可是要一千二百文。
更别提刚搬进来的时候,房间里面铺的床榻被褥,这些更是花了几两银子。
大头都是妹妹那边出的银钱,虽说是花的是当初他们给的十两银子。
那银子本就是给妹妹的,让她手里有银钱,过的能够舒服。
大清早的也都出去找差事了。
钱氏内疚道,“胡氏,我这也想要给家里面添一份力,除了一些绣活拿的出手,旁的我也不会做。”
胡氏宽慰道,“小姑不是说,过年要添新衣,咱们在这边城也不熟悉。”
“就在家中做一下衣裳,等来年旱灾过去,回到村子之后再打算。”
“城中的百姓对咱们流民还有意见,真遇到点什么危险,又要给家里添麻烦。”
吴氏欲言又止,碍于钱氏在,她都不好说小姑的事情,就低头缝制。
胡氏也没有觉得有啥异常,吴氏一向都是话少。
顾岁她们在院子里面堆雪人,欢声笑语不断,也不怕冷。
胡氏望过去,嘴角笑意渐浓,叮嘱上一句,“小心着点,别摔着了。”
顾岁粉嫩的小脸笑的灿烂,“知道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