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瑶的小脑袋瓜想了一整天都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第二日,熊瑶在食堂吃饭时突然听到景帝到访江北大学的消息后,脑电波才像突然被连接一般,想通了池月昨天说的那句话。
不出池月所料,景帝到访的当天下午,校办就发布了同意学生们出宫当志愿者救灾的请求,并特意写了两大张出宫注意事项。
在所有学生欢呼雀跃时,本件事件的始作俑者池月又一次踏入了熟悉的校长办公室。
要不是景帝来找自己,李苗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有这么大的能耐,能直接说服皇帝帮她们一把。
所以此时看着眼前这个学生时,李苗眼中既是欣慰又是发愁。
不用对上李苗的眼睛,池月也知道李苗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说实话,李苗从来就没有见过学生绕开校长亲自去找别的领导商谈事情的先例。
池月也知道自己这次做得不对,但要让她重新选择一次,池月一定还是会这样干。
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李苗定神看了一会儿池月后也没有再劝,而是转头问起池月和学生们执着出宫的原因。
她真的十分好奇,这些学生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出去帮助那些不认识的百姓?
平时在学校里的志愿活动也没见他们有这么积极。
池月早就料到李苗会有此一问,所以在李苗问完话的第一时间,池月就将手里事先准备好的一摞东西摆到了李苗面前。
李苗接过来仔细一看,发现这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竟然全都是几个月前江北大学师生被投毒时赶来帮助的古代人的名字。
因为那段时间江北大学校内大半师生都受到了影响,学校人手不够,所以从宫里各处都调了人手前来帮忙,有细心的同学就将这些帮助过他们的人全部记在了这本本子上。
回想起那段时光,李苗一时间还有些恍惚。
见校长想起什么似的,池月便顺势说出了学生们的打算:“老话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前,我们遇到难处的时候这些人能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现在他们遇到难处了,我们也有心想要回报他们。
宫里不用我们操心,所以我们就想到外边帮助帮助别人,万一这些被帮助的人里边有这些宫人的家人,那也算是还了这份恩情。”
这就是江北大学的学生为什么固执己见,非要外人帮助古人的原因。
大学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单纯的群体之一,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秉承着结草衔环的理念,在别人遇到危险时虽然也会退缩,但仍然会在几番犹豫下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李苗的目光在面前的学生和手中的纸张中来回流转,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性,她也被江北大学学生的这份情谊感动,真心真意地同意了学生们的请求。
事情一旦敲定,后续的行动就会十分迅速。
学生们仅用半天就拟好了要出宫当志愿者的学生名单。
池月熊瑶几人赫然在列,这一番登记下来,江北大学几乎是倾巢而出。
所以在第二日早上,太阳才刚刚从东方升起,准备完毕的学生们已经背好了行囊,等在了江北大学的校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