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荫,你现在借助本王之势踏入朝廷,回头可别忘了你自己的身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你自己心里清楚。”
段成荫慌张地从座上起身向齐王联表忠心。
“殿下您放心,成荫做不出忘恩负义之事。只要殿下有需要,臣和段家愿意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话说的很好听,但听多了也无趣。
齐王挥了挥手,确认完事情,便把段成荫赶了出去。
在段沙面前趾高气昂的段成荫对上齐王是屁也不敢放,灰溜溜地离开了齐王府。
不过在他告辞离开之时,齐王身边的内侍赖总管朝他投了个不屑的眼神。
段成荫不甘示弱,趁齐王不注意时鼻子冲着赖总管哼了一声才走出门。
赖总管看着他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就生气,一生气他就想挑拨一下齐王和段成荫之间的关系。
赖总管谄媚地对齐王道:“殿下,奴才看这段成荫也不是个精明人,您怎么会挑中他呢?”
齐王斜了他一眼:“狗奴才,你懂个屁。
段家家大业大,成才的希望全都寄托在段成荫身上,可惜他是个蠢货,自己考不到功名,求到本王跟前,本王怎么会轻易放过这块倒了嘴的肥肉。
握住了段成荫就是握住了整个段家,本王早晚有用。”
段成荫出自前朝户部尚书段家,先帝离世后,段尚书也到了致仕的年纪。
人走茶凉,段家在京城的地位很快随着段尚书的下台而下降。
趾高气扬了一辈子的段家,怎么会接受这种落差,他们把重返上层的全部希望都放在段成荫身上。
奈何段成荫实在不成器,考了两次科举,连个三等同进士都没捞着。
万般无奈之下,段成荫擅作主张找上了齐王。
段成荫在学业上没有什么天赋,但在类似于帮派斗争中如鱼得水。
他看准了齐王在与景帝争位失败后并不服气,他提出自己可以帮齐王出谋划策,实现他的宏伟目标。
但齐王同时也要给他一些好处。
就比如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帮他作弊,让段成荫能通过体面的方式进到朝堂上。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之前和贵氏昌国的谈判都是由段成荫出面。
虽然贵氏昌国一事没能达到齐王想要的局面,但勒尔德被废,表面上看似和谐的两国关系实际已经出现裂痕。
段成荫在此事上让齐王看到了他的能力。
齐王说到做到,在今年科举考试中超常发挥,给段成荫搞到了一个二等进士的身份。
段家的势力因此在京城里又有复苏的迹象。
为了避免事情败露段成荫身败名裂,从而影响到齐王自己。
齐王专门搞了虚晃一枪,把曲益民也通过此次考试塞进了官场。
有曲义民在前头顶着,就算景帝回头查到曲一鸣与齐王有关将他罢官,朝堂之上还有段成荫做齐王的眼线。
“段家既然不甘回原籍吃苦,贪恋京城奢靡享受,那就势必要付出一点代价。
本王只是顺应他们的意愿,笑纳了一些代价,待事成之后,必然不会亏待他们。此法双赢,段成荫没有拒绝的道理。”
赖总管的腰弯的更低了,齐王的心思他早就知道。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滋味,他也想享受享受。
所以对于齐王的所作所为,赖总管一直都持支持态度。
一波又一波人的马屁让齐王心情大好,他的心思忍不住又飞进了皇宫。
“皇兄啊皇兄,不知道这皇位你还能坐的了几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