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聂平歌对池月三人组很是客气。
在他心里讲究男女大防,虽然到了江北大学里面知道这些后世人不太在意这个,但聂平歌是个正人君子,主动和池月保持一定距离。
聂平歌不主动吭声,表面上客气疏离,池月也不好跟他说什么,只能偶尔插几句。
“聂大人脚下小心。”
“聂大人注意你的右边。”
“聂大人这边请。”
四个人就在这种沉默的氛围里走来走去。
幸好这个展览的内容不算枯燥,池月她们能靠看展览介绍打发时间。
要不几个人非得憋死在这儿。
这样持续了半个小时,走在最前方的聂平歌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站在展览区的一块介绍牌前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池月等了一会儿见他仍然没有动作,于是好奇地走上前查看情况。
聂平歌站在那里,眉头紧皱。
手指似乎是想抚摸一下介绍牌上的图片,又有些忐忑般犹豫不决。
池月看到介绍牌上写着的几个大字“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国家民族危机加重后出现的一场运动。
由“公车上书”打头,失败后又在1898年6月11日开展“百日维新”,最终失败的一场改革行动。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揭开了政治民主化的序幕,促进了新思想新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同时它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它所追求的道路不符合国内的国请,失败变得理所应当。
这些知识池月在初中时就学过,她也曾想过要是将自己放到当时人们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出这种选择。
想来想去都没有个合适的答案。
可能这也是当时那些前辈的困境。
江北大学的师生没想过,当这些内容出现在聂平歌面前时,这位土生土长却活在另一个时空的古人会有怎样的心情变化。
聂平歌看的越多,眉头皱得越深。
池月和熊瑶韩潇一直跟在他身后,随着他的脚步往前。
熊瑶期间问池月:“他怎么看着这么发愁啊?这也不是他们朝代的历史呀?”
韩潇伸出手指在熊瑶面前晃了晃:“不不不。这样说不对。
要是现在的夏朝不做出改变的话,他们的下场估计和清朝差不到哪里去。”
熊瑶疑惑:“为什么?”
韩潇:“你想啊,时间是固定不变的,按照原本清朝的发展来算,现在是1790年。
1790年,世界格局已经开始悄然发生改变,珍妮纺纱机已经问世,工业革命马上来临。
英法美国都将在这些年走上工业道路,从而逐渐成为世界强国,野心就会再次产生。
而我们的历史还处于封建王朝,甚至有进一步走向闭关的征兆。
这样下去,弱国就会成为砧板上的鱼。
那样岂不是和清朝的发展方向彻底吻合,那下面会发生什么你还能不知道吗?”
熊瑶恍然大悟:“难怪呢,那按照这样来讲,夏朝要是不想重蹈覆辙就一定要………”
“进行改革吗?”
一道陌生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打断了熊瑶还没有说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