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聂平歌之后,甄寿也将自己在江北大学食堂小菜园所看到的棚养蔬菜悉数讲了出来。
这种方法关系到民生实事,因此甄寿并没有考虑太多,直接就向景帝提议。
“皇上,微臣拙见,微臣认为我们应该派人去学习一下这种棚养蔬菜技术,江北大学有擅长此法的人才在。
我们学会后,可以将这种方法在大夏实验一番,如果可行的话,百姓们在冬天也能吃到便宜可口的青菜。”
景帝对这个提议倒是有点儿兴趣。
他问甄寿:“可有带什么凭证回来给朕瞧瞧?”
甄寿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那本笔记,笔记中间还夹杂了几片他偷摸顺来的包菜叶子。
因为简体繁体字的差异,笔记中大部分字景帝都不太认得。
但手中的绿叶菜他还是能摸到的,这个菜叶子新鲜柔软,并且真实存在。
景帝便对甄寿的话信了七八分。
“如果爱卿所言为真,这个棚养蔬菜之法我们是该学习才对。太师以为如何呢?”
舒震鸿此时的手里也捏了一片包菜叶子。
他作为一品大员,家里自然不缺几片菜叶子吃。
可自打冬天降雪以来,市场上的绿叶菜数量骤减,随之而来的就是菜的价格攀升数倍。
虽然他的俸禄足够支应得了家里的开销,但平白无故多掏那么多钱,对于舒震鸿这种清廉的大臣来讲也是十分肉疼。
目前来看,如果真的能将这个棚养蔬菜的法子在夏朝传播开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舒震鸿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后,便同意了这个想法。
“皇上,臣也以为此法甚好。”
上至皇帝,下至小官都认为这个办法相当不错。
因此景帝将棚养蔬菜也纳入后续的事务安排里。
甄寿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自己踏入官场的第一站。
景帝把他从翰林院调到了户部,并把到江北大学学习棚养蔬菜的重任交给了他。
甄寿没想到去一次江北大学收获还真是不小。
不仅学了知识,还得了景帝的器重。
刚进入仕途没两天,一上来就给自己交了这么大一个差事。
甄寿心里美滋滋的,嘴角都快要压不住了。
向景帝郑重道谢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接下来是管策的汇报时间。
管策依旧和殿试时一样心系航海相关,他汇报的内容无一例外全是和东南沿海倭寇海盗有关的内容。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后世人的出海事迹。
冬季以来,东南沿海的海盗倭寇鲜少来犯,官员们递交的奏折也很少提起此事。
这让景帝有了一种天下太平的短暂错觉。
直到管策今日再次提起此事,景帝和舒震鸿的眉头同时皱了起来。
海盗和倭寇从明朝至今一直困扰着华夏沿海地区的一大难题。
别的不提,就是明朝最出名的抗倭将军戚继光,也是英勇奋战几十年,才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乱。
大夏不是没有将军镇守东南,但不知为何,倭寇总是会时不时前来侵犯。
自夏朝建立初期起,这一直是每一代皇帝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