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很好,然而实际实行起来真正受到被拒之门外的是反而是当时明朝的对外贸易和渔业。
渔民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少人丧失了家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海盗和走私活动反而更加猖獗。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臣子的提议很快就被否决。
直到新帝登基,沿海地区倭寇海盗卷土重来,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去年夏日,沿海地区情况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又有大臣故技重施,再次提出这个想法。
景帝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反而说自己需要时间考虑考虑。
那时聂平歌和管策还不认识,但两人每天都很担心景帝第二天一觉醒来就拍板下了闭关的决定。
幸好幸好,景帝似乎还没有昏庸到那个程度。
提议被一拖再拖,直到冬季来临,在寒冷的季节和沿海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倭寇海盗逐渐减少。
这个提议又一次被景帝按了下去。
可堵不如疏,景帝和聂平歌、管策,以及所有大臣都知道。
等到今年夏日,倭寇海盗再次来袭,景帝势必就要做出决断。
那么到时候,这些后世人所说的改革会不会就是夏朝的机遇呢?
聂平歌不知道,管策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他们只是默默地记下刚刚听到的话,将“改革”二字牢牢地刻进自己心底。
这边聂平歌和管策还在忧国忧民时,另一边的甄寿则是在曾慧慧和杨鹏毅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逛完了整个展览。
与刚才的两个人不同,甄寿性格豁达,虽然也关心国计民生,但他关心的方向更多的是人民是否能吃饱穿暖。
在改革展览区中,甄寿最关注的是新中国的改革开放。
因此参观完展览后,甄寿向曾慧慧和杨鹏毅打听了许多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由于两人都不是专业的学者,讲述也只能是个大概。
正好展览区出口和放映区距离不远,曾慧慧就提议甄寿可以到放映区去。
她们能帮甄寿找到一些关于这件事的纪录片。
“纪录片就是完整理性的记录某件事的影像,甄大人可以通过看纪录片更完整地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毕竟我们不是专业讲解,万一讲错了就不好了。”
甄寿觉得她们说得很有道理。
尽管没听说过纪录片是什么,但甄寿很干脆地同意了。
在等待杨鹏毅寻找相关纪录片的时候,邹太平、聂平歌和管策也从里面参观结束出来了。
几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参观心得。
在听说甄寿要去看一部关于改革的纪录片时,聂平歌和管策也来了兴趣。
取得曾慧慧的同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入了一间空闲放映室。
为了避免行程冲突,杨鹏毅放映了一部约有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
纪录片将此事从头到尾讲得清清楚楚。
最后的结尾和其他纪录片都不太一样,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带着满足笑容的人。
然后是一批又一批高楼大厦逐渐落座在城市之中。
人们终于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有了新的奔头。
那些人热烈的笑容被投影在在座的每个人的脸上。
让他们情不自禁也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