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转头望向王晊和徐玥,说道:“你们先回去。”
二人应了一声诺。
李承宗看着李渊身边的贴身太监,说道:“王公公,我们走吧。”
王贺笑道:“奴婢给殿下引路。”
“有劳了。”
李承宗跟在他的身后,来到两仪殿外。
此时,两仪殿内,李渊正在喝着茶。
在他旁边,还坐着一名穿着华丽的年轻妃子。
崔武和尹博文,则站在殿内靠近殿门的位置。
李承宗看也没看他们一眼,只是敲了敲那名妃子,脑海中没有印象,便不再多想,大步走了进去,面露笑容道:
“皇爷爷,孙儿来了!”
李渊抬起头,看着他,放下茶盏,招手说道:“承宗,你来,朕有话问你。”
李承宗走了过去,先对着那名妃子行了一礼,随即凑近李渊,见他板着脸庞,问道:“皇爷爷,你心情不好?”
李渊缓缓道:“本来心情很好,但是,他们入宫奏事,朕这心里,有些不舒服。”
说着,他指了指崔武,又指了指尹博文,说道:“他们二人,一个说你抗旨,一个说你阻挠抓人,可有这回事?”
李承宗讶然,“抗旨?阻挠抓人?皇爷爷,孙儿听不明白。”
李渊见他装傻充愣,投给崔武一个眼神。
崔武当即上前两步,神色肃然说道:“皇太孙殿下,臣已经将您抗旨和阻拦万年县令捉拿要犯的事奏明给了陛下。”
看到李承宗投来目光,崔武不卑不亢道:“陛下将平息粮荒一事交给臣来办,你却私自从外调粮,这粮好坏,没经过户部核查,怎能入京?”
“前些时日,户部查到过几桩商贾拿发霉的粮食当好粮卖给百姓的案子,因此,户部才明令禁止,没有户部调令,任何人不得调粮入京。”
“臣与户部,都是为了陛下,为了百姓,尽心竭力,皇太孙殿下却百般不配合,万一引起民怨,损害的是皇家和朝廷的颜面。”
崔武语气一顿,接着说道:“再有,就是户部查到,东市之中,有一个粮商,名叫于祥,此人囤积居奇,户部这才下发明文,让万年县衙配合捉拿此人。”
“但是,据臣所知,万年令去了东市,查获之后,在捉拿人犯时,皇太孙带兵阻挠,此事万年县衙的衙役,和围观的百姓,都可作为人证!”
崔武说完,抱拳言辞恳切道:“皇太孙殿下,您现在悬崖勒马,还为时未晚!”
李承宗啪啪拍了拍手掌,笑着道:
“崔侍郎真是一张巧嘴,亏得你不是御史,不然这满朝文武,不知多少人要毁在你这张嘴上。”
李渊闻言,问道:“你的意思是他说的不对?”
李承宗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
说着,他耐心解释道:“皇爷爷,您想想,京城粮荒一事,已经持续一月有余,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
“京外州郡各县,若是出现粮荒,持续这么长时间,还可以理解,但这里是京城,是天子脚下,纵然发生了粮荒,也一定能够很快解决,可是这次,却持续了这么久,可见其中有鬼。”
“至于是什么鬼,我听到些许传闻,但是没有证据,我也不能乱说。”
李承宗沉声道:“我只能想着,替皇爷爷尽快平息这个乱象。”
“所以,我以东宫的名义,从京外调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