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宗大步走入中书省内。
而此时,中书省衙署之中。
封德彝悠然看着公文,心情很是愉悦。
一想到早上因为自己,才起到一锤定音效果,让李承宗摇身一变,成为储君,封德彝便忍不住轻哼起来。
衙署内,除了他以外,还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起居郎、右拾遗等人,此时他们正聚在一起,议论着早朝的事。
封德彝没有参与他们的议论,但是竖起耳朵,偷听着他们的谈话,每听到一些让他感到愉悦的字眼,他的嘴角便忍不住勾起。
忽然,衙署内的议论声停了下来。
封德彝正听的舒心,见议论声戛然而止,下意识抬头望了过去,见众人呆若木鸡的望着门口。
他也注目而去。
旋即,封德彝便看到一个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十二岁少年,双手背在身后,站在衙署门口,大吃一惊,立即站起身迎上去拱手道:
“老臣参见殿下。”
衙署内的众人回过神,纷纷上前行礼道:“参见殿下。”
李承宗对他们笑了笑,说道:“都不用拘礼,你们忙你们的,封公,你过来一下。”
“喏”封德彝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走在院中。
李承宗看着他道:“封公,你可知京城正在闹粮荒?”
“知道。”封德彝心头一动,先是点了点头,旋即问道:“殿下想要解决粮荒之事?”
李承宗点头,“没错,不过我找不到解决办法,所以过来问问你。”
封德彝沉吟道:“这个事,要说解决,也好解决,据老臣所知,眼下京城之中,有一个人,手里攥着数十万石粮。”
李承宗问道:“你说的是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
封德彝心中一惊,能知道尹阿鼠,说明他已经调查过了,点头说道:“就是他,只要殿下您能说服陛下,收走他手中的粮食,立马就有粮食。”
李承宗歪头看着他,问道:“你说尹阿鼠手里有粮数十万石,可有证据?”
封德彝摇头道:“没有。”
李承宗摊手说道:“如果我去找我皇爷爷,跟他说明此事,尹德妃又跟我皇爷爷说,是我诬陷她父亲,到时我拿不出证据,怎么办?”
封德彝哑然了几秒,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殿下所言极是,在跟陛下说明此事之前,得先掌握尹阿鼠拥有五十万石粮的证据。”
说完,他语气一顿,接着说道:“不过,尹阿鼠又不是傻子,决然不会让人轻易的抓住他的把柄。”
李承宗瞅着他道:“你帮我想个别的搞粮法子。”
封德彝沉吟两秒,说道:“如果只是想要弄到粮的话,老臣这里,倒是还真有一个别的法子。”
说着,他神色一肃,“殿下可以去找太子,秦王,齐王殿下!”
李承宗神色一怔,“你的意思是,我父亲,我二叔,四叔他们有办法?”
封德彝重重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如今朝堂之上,要说谁能搞到粮,就只有他们了。”
看到李承宗一副若有所思模样,封德彝接着说道:“殿下可别小瞧了太子,秦王,齐王,他们不可只是在朝堂之上争来斗去,在朝堂之外,他们之间亦有争斗。”
“既要争斗,必然得有人。”
“这京城之外,有的是太子、秦王、齐王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