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目光也放在了他身上,问道:“王爱卿,有何事奏陈?”
在百官的注视下,王凝神色肃然说道:
“陛下,前日,皇太孙殿下命人在东市之中,抓了不少商贾,和那些商贾店里的伙计,送到了大理寺和刑部,要大理寺和刑部对其治罪。”
“但据臣查证,这起因,是东市粮商于祥,以皇太孙殿下的名义,要收购那些商贾的商铺。”
王凝看了一眼神色平静的李承宗,说道:“皇太孙贵为储君,岂会命人收购商贾的商铺,因此,那些商贾对此心生怀疑,以为于祥假公济私,故而带人围了于家粮铺,讨要一个说法。”
“但殿下却命人捉拿了他们,还要让大理寺和刑部,将他们全部流放,臣以为实属不该如此。”
“大理寺秉公执法,所以没有照皇太孙殿下的令书照做。”
王凝沉声道:“臣以为,这些商贾,罪不至此,毕竟事先没有殿下的令书,于祥就借皇太孙殿下的名义,收购他们的商铺,错在于祥,与那些商贾无关!”
“臣请陛下明鉴,降旨释放那些商贾,和他们店铺里的伙计,以安民心!”
话音甫落,文武百官的目光纷纷望向了龙榻御座旁边的李承宗。
李承宗神色淡然,一语不发。
李渊也看了李承宗一眼,见状便收回目光,望向了李元方,问道:
“元方,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李元方正襟危坐,拱了拱手,嗓音稚嫩说道:
“儿臣以为,王泽所言甚是在理,既然错在于祥,那就该释放那些商贾,还他们一个公道!”
李渊笑着颔首道:“你说的不错。”
“好皇孙,你觉得呢?”
李渊转头看向李承宗。
李承宗正襟危坐,缓缓说道:“但凭皇爷爷处置。”
李渊嗯了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周王所说的来做吧。”
他看向王泽,说道:“王爱卿,退朝之后,你便处置此事,将那些商贾,全部释放。”
王凝拱手道:“臣遵旨!”
此事,在李渊的旨意下,尘埃落定。
文武百官沉默不语,眼下来看,周王和皇太孙的第一仗,是周王占于上风。
他们望着李承宗,不动声色,等待着他的出手。
然而,李承宗神色淡然,一声不吭,全然没有出手的意思。
李元方看在眼里,稚嫩的脸庞上,多了几分嘲笑,看来平息三王之争的皇太孙,不过是个软柿子嘛。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宛若洪钟一般,响彻太极殿内,炸响在众人耳畔。
“臣殿中侍御史孙伏伽,有本要奏!”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名四十余岁的高瘦男子,手持笏板,神色坚毅的站起身。
这不状元郎吗,竟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是哪边的?
文武百官目放异色,心里思忖起来。
李渊先瞧了一眼李承宗,心里有了判断,问道:
“孙爱卿,有何事陈奏?”
孙伏伽正色凛然,扬起手中笏板,指向了坐在不远处的大理寺丞王泽,朗声说道:
“臣要参大理寺丞王泽,徇私枉法,欺君罔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