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爱卿免礼平身。”
李渊挥了挥手,等到文武百官全部入座,李承宗和李元方同时拾阶而上,坐在龙榻御座下方的左右两边之后,转头看着李承宗,语气带着几分关切道:
“好皇孙,朕听闻,昨日中午,你身体不适,没有参加周王入主武德殿仪式,现在好些了吗?”
李承宗正襟危坐,拱手道:“皇爷爷,我已经没事了。”
李渊笑吟吟点了点头,知道李承宗昨天是装病,并没有揭穿,而是说道:“那就好。”
随即,他指了指一旁的七岁周王,接着说道:
“今日,朕让周王来朝参,是要锻炼锻炼他,毕竟,他拿了月考第一,你没有意见吧?”
李承宗笑道:“皇爷爷的安排,自然是最好的,我没有意见。”
李渊投给他一个赞赏眼神,即好用又听话的皇孙,怎么看怎么顺眼,继续说道:
“周王虽然得了皇子月考第一名,但是,毕竟年幼,有些事情,他把握不住,朕决定,给他找几个老师。”
说完,他朗声道:“弋阳郡公,卢祖尚,卢爱卿!”
“臣在!”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当即从坐垫上站起身。
李渊接着点将道:
“安康郡公,李袭誉,李爱卿!”
“臣在!”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神色肃然的站起身,对着龙榻御座方向躬身拱手。
李渊道:“崔仁师,崔爱卿!”
“臣在!”一名三十余岁略显微胖的中年男子起身行礼道。
李渊目视群臣,说道:“王凝,王爱卿!”
“臣在!”一名四十余岁文人气质拔群的男子,缓缓起身行礼。
李渊看着站起来的四个人,笑吟吟说道:
“从今日起,你们便与崔民干崔爱卿一起,为周王老师,你们要悉心教导周王,莫要惫懒懈怠!”
崔民干、卢祖尚、李袭誉、崔仁师、王凝五人同时行礼道:
“臣等遵旨!”
真会挑人啊。。。。。。李承宗看着他们五人,心里浮现出史料中有关他们的记载。
崔民干,崔仁师二人,一个是清河崔氏,一个是博陵崔氏。
卢祖尚,是范阳卢氏。
李袭誉,是赵郡李氏。
王凝,是太原王氏。
直白的说,他们都是五姓七望出身!
文武百官此时不动声色,心里也泛起了涟漪,有五姓七望支持的周王,将会是朝堂上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啊。
众人不由望向李元方。
李元方脸上露出自信之色,挺直腰杆,正襟危坐,心中傲然,现在的他,感觉足够和比他大五岁的李承宗分庭抗礼了!
李渊这时投给王贺一个眼神。
王贺心领神会,向前两步,朗声说道:“陛下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下一秒,一道洪亮声音响起:
“臣大理寺丞王泽,有本要奏!”
唰的一下,文武百官的目光纷纷望向了站起身的一名中年男子,听到对方的姓氏,便已了然,这位也是五姓七望出身,心中思忖着,这些五姓七望的人这般等不及了吗,这才第一个早朝,就要对皇太孙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