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想了又想,还是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不去理会。
管他呢,能赚钱就行!
原本妻子还在抱怨着今天的生意不好做,结果都收摊回家了,居然还有婶子大晚上赶着来家里买鱼。
这一人四斤的,硬生生将今天的少的那部分营业额给补了上来。
鱼卖出手,赵海的神色也多了几分得意。
“我就说不用担心嘛……这是好人有好报啊!”
“瞧你贫的,这还大半池子的鱼呢,等你都卖完了再来得意吧!”
话音刚落,院门又被人重重推开,一众老少爷们也跟着挤了进来。
“有鱼!他家还有鱼!”
“都别挤,给我留个位置!”
看着自家上百斤的鱼顷刻间被抢购一空,赵海夫妇都傻眼了。
这是……闹饥荒了?
……
与此同时,陈艰家门口。
除开那些抢着去买鱼的青壮年村民们,剩下的老弱病残都自己搬来了木凳,有模有样地坐在路边等着陈艰上菜。
村里前几天才在陈艰家开的席,桌椅还没来得及收回去,这会儿刚好派上用场。
偶尔有路人经过,看见这好几大桌的人,还以为是又有谁家开席。
可仔细一看,这门上不白不红的,也看不出是个什么情况。
但香味却不会骗人。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排队吃宵夜的队伍中。
最早吃饱的赵舒柔此刻已经看傻了。
自己刚才还和陈艰说什么“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以此劝诫对方不要放弃读书。
结果不出一个小时,陈艰就用实际行动向自己证明了什么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哪怕是按一个人赚五块钱来算,今晚陈艰至少也能赚个几百块。
这还是在村里,在人流量不多,况且大家都吃过饭的情况下!
卖的还主要是素菜!
她都不敢想象,陈艰如果去小吃街摆摊,一天能赚多少钱。
一时间,她脑海中甚至产生了要不要辍学跟着陈艰摆摊的荒诞想法。
一旁的陈艰则没有想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