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由头,把女主和原主的婚事定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忠信侯世子的婚事,就在他毫不知情时定下。
原主得知时,侯府已经准备好了聘礼,王夫人催他去下聘。
原主很不理解,他的婚事,王夫人从前一直不急,很多门当户对的人家来探口风,也都被王夫人推了。
结果,就因为这么个莫名其妙的救命之恩,他的婚事就许出去了,许的还是一个不知来历,不知性情的姑娘。
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
虽然这个时候的高门婚姻,向来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希望和妻族互相扶持,但原主也不是非得靠妻族。
他也没什么白月光朱砂痣,也没什么非谁不娶的人选,更没有你让我娶谁我偏不娶谁的叛逆心理。
娶就娶吧。
婚事推进得很快,王夫人说,王姑娘已经十八,不宜再拖,早日完婚才好,于是从下聘到大婚,也就三个月时间。
忠信侯府给出丰厚聘礼,并没有因为王姑娘是寒门小户而怠慢。
当然,王姑娘家里也十分疼闺女,不但聘礼让她全数带回来,嫁妆也十分可观。
想来也是,若不是家里得宠的姑娘,不会取名明珠。
王明珠嫁进侯府后,和世子感情说不上好,也不上不好,就如大多夫妻那般,相敬如宾。
世子纨绔,二代们该有的通病都有,该给正妻的体面都给了。
但王夫人却如她婚前所承诺的那般,待她如亲闺女。
大婚第二天敬茶之后,就把侯府的管家权交给她。
日常也常将人叫到跟前说话,其乐融融,更不时敲打世子,让他对媳妇好些,不可做对不起媳妇之事。
世子有时被说得不耐烦了,都忍不住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夫人是母亲亲生的,我是母亲捡来的。”
王夫人呵斥他:“瞎说什么?越没个数了。”
“这是你媳妇,我对你媳妇好,是在帮你稳定后方,你还不乐意?”
王明珠赶紧打圆场:“娘,世子也是开玩笑,您别生气。”
世子:“……”
离谱且莫名其妙,他都不知道这句话生气的点在哪里,心里奇怪的感觉更严重了。
因为每次和王明珠一块儿去见父母,不管有事没事,忠信侯夫妇都喜欢说他两句,说来说去都是为王明珠撑腰,世子就不愿意了。
好好的日子,娶过媳妇回来,倒让他成天被批斗,他干什么了他?
王明珠受了冷落,王夫人可气了,专门让人把世子叫过去骂了一顿,还把他后院的通房、姨娘都打了。
虽然那些通房姨娘,都是王明珠进门以后,为了彰显自己大度才抬的,却只给名份,从不让世子近她们的身。
世子并没把那些从未近身过的通房、姨娘当回事,但王明珠和王夫人这般行事,也是彻底惹恼了世子。
世子索性不归家了,秦楼楚馆,哪个地方不欢迎他?
这下好了,忠信侯派人去把他抓回来,打了他二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