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本宫不偏心txt > 190200(第6页)

190200(第6页)

快穿《炮灰的救赎(快穿)》日更中,肥了,可宰,预收文现言《朕的大清亡了》,康熙和德妃的穿越七零文,预收快穿文《我是表妹(快穿)》,喜欢的话收藏一下哦~~~~~~

第193章

乌雅秀贞笑眯眯的:“并不曾有人找我抱怨,只是这两天瞧着她们一个个年轻貌美的,又凑巧瞧见了名单,好些个都上了年纪的……未免有些可怜。”

再者,现如今民间这风气,有点儿不太对头。

乌雅秀贞叹口气:“早些年朝廷是鼓励寡妇再嫁的,现如今,却是听说,民间但凡有丧夫的,族里都要立马请个贞节牌坊回去……”

原本这贞节牌坊呢,是朝廷用来奖赏那些丧夫之后日子困苦,却还能坚守在家,伺候公婆,抚养孩子的女人的,朝廷给了贞节牌坊,一年也会有五两银子的赏赐。

再者呢,这种家里有寡母的,家族里的子孙出外行走,也会被人同情,得几分便利。

毕竟这世上呢,有死了男人之后就觉得日子过不下去要改嫁的,也有死了男人之后,看婆家实在是离不开人,甘愿牺牲自己的。说不上哪个更好,前者没什么错,毕竟一个年纪轻轻女人,独自承担家庭重任的话确实是可能承担不起。后者呢,甚至得夸几年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

不说这大清了,就是任何朝代的,女人能吃苦耐劳,向来是被人称赞,值得被尊重的。

朝廷一开始也是好心,守寡的女人若是能吃苦,朝廷就给个夸奖。提倡大家多发挥一下牺牲精神。但是后来就慢慢变了味道了,一开始是对寡妇的一种夸赞奖赏,后来就变成了对婆家家族的一种政治嘉奖,变成了对女人的一种束缚,无论寡妇自己想不想改嫁,都不许再改嫁,就是牺牲寡妇一个,换一个为家族争光的贞节牌坊。

前者是对寡妇本人的一种认可,后者则是换成了一个家族的利益,这其中的意味变了,那这东西所代表的朝廷的态度,肯定也是被扭曲了的。

朝廷最看重的是什么?人口,若是寡妇不能再嫁,对朝廷来说,也是有很大的损失得。当然,这话乌雅秀贞是不能说的,只能康熙想。

“我想着,这日后,要是人人都觉得这贞节牌坊就像是那进士牌坊,越多越好,那岂不是寡妇想要再嫁,不亚于西天取经?”乌雅秀贞说道,她抿抿唇:“妾身也不是说皇上这贞节牌坊给的不对,就是这事儿吧……妾身容易想的多,若是天下寡妇都不能再嫁人,女人这日子,过的可就要更苦了。”

她伸手轻轻点一点自己跟前的名册:“皇上是天下之主,万民表率,我就想着,若是放了行宫里上了年纪的人出宫,民间该是能看明白皇上的态度的。”

康熙脸色严肃,伸手拿起来那册子看了看,过了片刻问道:“该如何放,你心里可有主意?”

“也不算什么好主意,就是将人给叫过来,问问她们自己意思,若是想出去呢,再问一问有没有可去之处,若是有呢,就让她们自己带了体己,宫里再给些银子,送了她们过去就是了。若是没有可去之处呢,暂且就先放到庄子上。”

放到庄子上,和放在行宫里,那可是不一样的。

行宫这地方,因着皇上会来,所以管理上是比较严格的,别说是这些个女人不能随意出入了,就是外面的侍卫,也不能随意走动。但是去了庄子上,那就是自由人,你想出门就出门,想逛街就逛街。

若是能遇上个看对眼的,想成亲,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康熙伸手揉一揉额头,顿了顿:“既然你有这份儿心思,那回头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反正女人嘛,他是不缺的,送走一批,正好空出来一些位置。再者,他这一把年纪了,也确实是该在女色上收收心了,好好保养,这身体才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将事情吩咐给了乌雅秀贞,康熙就起身出门去了。

乌雅秀贞则是叫了行宫的总管过来:“将这名单上的人都叫过来,本宫有事儿要问一问。再者,你也通知下去,本宫打算放一些人出宫,到了年纪的,若是想出宫的,可暂且到你这儿来报名,本宫到时候圈一圈名字。”

总管忙应了下来。

到了下午,就有十来个美人儿过来给乌雅秀贞请安来了。

乌雅秀贞也不客气,就直接说自己的打算,愿意出宫的,就说一声,不愿意的,宫里也是养得起的,日子还照旧就是了。她现下也不逼迫她们做决定,只让她们自己回去想一想,想明白了再说。

这关头,谁也不能说自己想嫁人,就好像康熙不在的时候你就和人有了私情一样。所以若是真有相好的,那也得先出宫再说。

这事儿说起来是很麻烦的,但其实真要做起来,也并不算很麻烦。因为到最后,想要出宫的,也才八个人。就这八个人,乌雅秀贞要还是安置不好的话,这德贵妃的名号也可以让给别人了。

八个人有两个是打算回家乡的,她们被收养之前也是有家里人的。虽说被卖掉……但终归还是想回去看看。

她们自己手里有银子,到时候甚至还能借着康熙的名头耍一耍威风,倒也不用担心她们回去之后会被第二次卖掉。就算是第二次被卖掉……说实话,乌雅秀贞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看在九格格的脸面上了,再多的,她又不是圣人对不对?

还有三个是愿意结伴去庄子上的,另有两个是打算买个宅子,暂且在京城定居的。还有最后一个,则是打听了纺织厂这些地方,打算出去找份儿赚钱的差事干的——谁也不会嫌弃手里的银子多是不是?

反正各有安排,暂且也没人说要成亲。

倒是那些到了年纪的宫女,有几个是想要成亲嫁人的。宫女都是正正经经包衣出身,说起来,真要论身份的话,她们甚至比地方上送来的那些出身更好些,也更容易得到晋升些。所以她们的婚事,倒是比较好办的,庄子上有庄头,铺子里有管事,乌雅秀贞问了她们对成亲的要求,只要派人过去提亲,定了婚期,再给了赏赐做嫁妆,这就完事儿了。

整个六月七月,她就是在忙活这些个事情。

七月流火,到了七月底,天气就已经有些凉爽下来了,尤其是早晚,都需得多加一件儿外衣了。这时候呢,康熙也总算是提出要回京了,从四月到七月,整整三个月,可算是要回京了。

说是不如何热了,但这种天气赶路,照样是不好过,热的人一身的臭汗。

到了宫门口下马车,换上轿子往里面走。

她这边到永和宫,那边十七格格就过来了:“德妃母,额娘早早就惦记您这边要回来了,特意让御膳房准备了清热降暑的饭菜,叮嘱了女儿特意给您送过来。”

她自己拎着食盒,挺大的,乌雅秀贞就忙让宫女去帮忙:“傻孩子,你自己拎着不累得慌吗?那些宫女太监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是了。”

“不用,我能拎得动,那德妃母就赶紧用膳吧,用了午膳再休息片刻,我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十七格格忙告辞,乌雅秀贞也确实是累,就没多挽留,只派了人送十七格格回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