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我在唐朝当太监最新章节 > 第六十三章 拨云见日再立高峰(第2页)

第六十三章 拨云见日再立高峰(第2页)

商瑶望着那些陌生面孔轻笑:"陛下将虎贲卫全数替换成河西子弟,这朝堂的风向,怕是要变天了。"

最后一缕残阳掠过含元殿鸱吻时,方羽瞥见张九龄与白居易在廊柱后低语。

老臣手中的象牙笏板映着火光,年轻翰林捧着的卷宗里,隐约露出"辽东军镇改制"六个朱砂小字。

戌时的梆子声穿透长安街巷时,方羽的皂靴已经踩过尚书省三道门槛。

案头堆着三十七卷新拟的《考课新则》,朱砂批注的墨迹在烛火下泛着暗红。

白居易捧着茶汤候在廊下,见方羽揉着眉心出来,忙将温在袖中的青瓷盏递过去。

"明日朝会,烦请白舍人将河朔三镇的考功簿单独装匣。"方羽啜了口茶汤,舌尖尝出商瑶特调的甘菊香,"五品以上官员的田产明细,需与户部黄册两相对照。"

廊外忽有马蹄声急停,兵部急递使的铜牌在灯笼下晃出残影。

张九龄自月洞门转出,苍老手指捏着封火漆完好的密函:"剑南道三百里加急,节度使换了匹汗血马进贡。"

方羽接过密函就着火光细看,突然轻笑出声。

火漆印下藏着道极浅的指甲痕——这是商瑶半月前发明的防伪标记。

他屈指轻弹信笺,几粒洛阳红土簌簌落在青石板上。

商府的八角灯笼在夜风中轻摇,暖黄光晕漫过西厢房的雕花窗。

商瑶正往鎏金手炉添第三块银丝炭,忽听得门环三急两缓的叩击声。

她拢了拢松脱的珍珠步摇,铜盆里新煎的药香已漫到阶前。

"大理寺的跌打膏到底不及自家方子。"商瑶握紧方羽泛着青紫的手腕,药杵碾碎的金盏花沾上衣袖,"那七副双头蛇纹马鞍,明日该送去太仆寺焚毁。"

方羽任由她将药膏抹在颈侧淤痕处,忽然捉住她欲缩回的指尖:"今晨查获的三十车阿芙蓉,半数贴着范阳商队的通关文牒。"他腕间力道加重,药香混着血腥气在两人鼻息间流转,"你上回说靺鞨使团带的犀角。。。"

窗纸被夜风鼓起,案头烛火骤暗。

商瑶的银簪不知何时抵在方羽喉间,簪尾幽蓝暗芒映出她眼底笑意:"方大人这是要审我?"簪头忽又转向妆奁,挑开暗格露出半截靺鞨文书,"契丹巫医的蛇毒方子,换你三日后陪我去西市验批波斯琉璃。"

更鼓声自坊墙外飘来时,方羽官袍上的蹀躞带已解下搁在案头。

商瑶散开的青丝垂落在他肩甲破损处,发间甘菊香盖过了残留的朝堂熏香。

妆台铜镜映出两人交叠的剪影,晃动的烛火将案头《考课新则》的封皮镀上金边。

五更天的薄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已响起马蹄銮铃。

方羽盯着车帘外掠过的绯色官服,指尖摩挲昨夜商瑶系在腕间的五色缕。

张九龄的咳嗽声自前方牛车传来,老臣特意换了先帝御赐的紫金鱼袋。

"辽东军镇八百里加急。"白居易突然策马贴近车窗,捧着的铜匣还沾着晨露,"安东都护府昨夜呈报,平卢节度使换了匹新驯的海东青。"

方羽接过铜匣时瞳孔微缩。

火漆印下的指甲痕比昨日深了半分——这是商瑶约定的示警暗号。

他借着掀帘的动作将铜匣暗格弹开,靺鞨文书边角露出抹不祥的赭色,正是河朔军镇特用的赤砂印泥。

含元殿前的蟠龙柱映着朝阳,方羽蟒袍上的金线刺得杨国忠余党们偏开视线。

他稳步踏过昨夜新铺的御道金砖,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参见方国公",忽然想起商瑶今晨替他系冠时说的那句话。

"这朝堂终究是要起风的。"她将虎符状的金簪别进他幞头时,指尖在他耳后多停留了一息,"就是不知最先折断的,会是河西的柳还是范阳的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