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我在唐朝当王爷免费阅读 > 第七十一章 绝不姑息(第2页)

第七十一章 绝不姑息(第2页)

“查了这么久,处处碰壁,险些以为要无功而返。。。幸好有你!杨暄这条线,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突破口!”

“夫君打算如何做?”商瑶问道。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方羽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杨暄这条线,必须牢牢抓住!同时,李辅国那边,也不能放松!”

接下来的日子,方羽调整了策略。

他一方面继续主持全面的账目清查,保持对各部门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抽调最得力的心腹,由白居易协助,秘密针对杨暄和太府寺的账目进行深挖。

商瑶则动用商家的情报网络,全力追踪杨暄与李辅国管事之间的资金流向和物品转移。

夫妻二人,一明一暗,配合默契,一张针对贪腐集团的大网,正在无声地收紧。

然而,杨国忠和李辅国等人岂会坐以待毙?

虽然杨国忠被罚闭门思过,但他的影响力仍在。

李辅国更是利用身处宫中、接近皇帝的便利,开始散布新的谣言。

“听说了吗?方大人这次清查账目,雷声大雨点小,查来查去,都是些陈年旧账,无关痛痒。”

“可不是嘛,我看他就是借着审计的名义,安插自己人,排除异己,想把户部、仓部都换成他的人!”

“听说他还想动内帑的主意?真是胆大包天!那是陛下的私库,他也敢染指?”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阴沟里的污水,悄无声息地在宫廷内外蔓延。

一些原本就嫉妒方羽、或与杨李二人有所牵连的官员,开始在私下里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在皇帝面前旁敲侧击,暗示方羽权势过重,恐有尾大不掉之忧。

朝堂之上,即便杨国忠闭门思过,朝堂气氛依旧微妙,方羽能感到,一些同僚的目光不再像最初那般坦然,多了些探究和疑虑。

张九龄察觉到了这股暗流,几次提醒方羽要小心应对。

方羽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因此放慢脚步。

这两日,连一些原本配合的衙门小吏,递送文书时都多了几分迟疑和探询,显然是受了流言影响。

甚至有御史台的低阶御史,也旁敲侧击地询问审计进度与范围,言语间颇有试探之意。

他知道,对付谣言最好的武器,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只要能拿到杨国忠、李辅国等人贪腐的铁证,一切污蔑都将不攻自破!

经过十数日的艰苦努力,在商瑶提供的关键线索指引下,白居易带领的小组几乎翻遍了太府寺的库藏。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商瑶那边又传来消息,提及杨暄此人有将重要文书藏于废弃档案卷轴之中的习惯。

白居易依此线索,重点排查,终于从太府寺故纸堆深处,找到了一批被刻意隐藏、记录着与河东军粮采买相关的原始凭证!

这些凭证与户部记录相互印证,清晰地勾勒出杨暄等人如何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层层克扣军粮款项,并将巨额赃款通过复杂的渠道,最终流入杨国忠和李辅国府中的惊人事实!

其贪墨数额之大,手段之隐蔽,令人触目惊心!

拿到证据的那一刻,连一向沉稳的白居易都激动得双手颤抖。

“方相公!我们找到了!铁证如山!”

方羽看着眼前那一份份详实的证据,眼中寒光凛冽,但内心却如古井般平静。

时机,终于成熟了。

次日,太极殿。

朝会气氛肃穆,百官垂首。

当议程进行到一半时,方羽手持一叠厚厚的奏疏,毅然出列。

“启禀圣上!”他的声音清晰而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臣,有本启奏!弹劾前中书令杨国忠、内侍监李辅国及其党羽杨暄等人,贪赃枉法,蠹国害民!”

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