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年县粮仓案的彻查,到李辅国的倒台,再到粉碎杨国忠的谣言攻势与煽动闹事。
更重要的是,奏疏中列举了详实的数据:整顿期间,共查处贪腐、失职官员三百余名,追缴赃款赃物折合白银近千万两;裁汰冗员近千人,精简了各部衙门;同时提拔了一批如白居易这般有才干、有担当的年轻官员,充实到关键岗位。
“启禀圣上!”方羽声音洪亮,响彻大殿,“经此整顿,朝廷各部衙门,运行效率显著提升,积压政务大幅减少,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地方州县,政令传达更为通畅,百姓负担亦有所减轻。吏治清明,则国基稳固,此乃盛世之基石!”
殿内静谧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官员,纵是曾经疑虑者,也不得不承认方羽所言属实。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确实感受到了朝廷运作的变化,效率的提升,以及那种扫除沉疴后的清新之气。
御座之上,皇帝李隆基仔细听着方羽的奏报,又翻阅着那份详实的成果清单,龙颜大悦。
他看到了效率,看到了银两,更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官僚体系所带来的希望。
“好!好啊!”皇帝连声称赞,目光灼灼地看着方羽,“方爱卿,你没有让朕失望!”
目光扫过群臣,特别是看了看杨国忠铁青的脸和张九龄赞许的眼神,沉声道:
“方羽功勋卓著,非寻常奖赏可比。朕意,晋方羽为光禄大夫,暂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参与政事堂议政,赐金千两,锦缎千匹!望方卿以此为鞭策,勿负朕望,为国朝开创更清明之局面!”
虽非立刻实授相位,但这“暂加”和“参与议政”已是天大的荣宠和实质性的权力跃升,足以让满朝震惊,也为方羽未来的相位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臣,谢主隆恩!”方羽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杨国忠脸色铁青,双手在袖中紧握,指甲几乎要掐进肉里。
他知道,自己这次输得彻彻底底,方羽的权势,已然稳固,甚至隐隐有超越他的趋势。
张九龄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看到了朝廷的希望,看到了一个更加清明、更有活力的未来。
而站在官员队伍中的白居易,年轻的脸上充满了激动与敬佩。
他亲身经历了这场变革,感受到了新政带来的机遇。
他知道,像他这样有志向、有才华但缺乏背景的年轻官员,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舞台。
朝会结束后,方羽在一片恭贺声中,从容走出大殿。
他没有立刻回府,而是前往吏部,与新任的几位干练官员商议后续的考核与监督机制,确保吏治成果能够长久保持。
直到夕阳西下,染红了长安的天际,方羽才带着一身的疲惫与满足,回到了方府。
刚踏入府门,便见庭院之中,一道倩影早已等候多时。
商瑶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袭华美的绯色襦裙,云鬓高耸,珠翠点缀,容光焕发,美得不可方物。
她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食盒,俏生生地立在晚霞之中,宛如画中仙子。
看到方羽归来,她清澈的眼眸中,瞬间漾满了喜悦与温柔。
“夫君,你回来了。”温柔的声音入耳,方羽顿感疲惫消解。
方羽看着眼前盛装的佳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与爱意。
这段时间,她不仅在背后默默支持,更动用商家的力量,为他提供了无数关键的情报与帮助。
没有她,吏治整顿绝不会如此顺利。
“瑶儿……”方羽走上前,眼中满是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