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我在唐朝做 > 第六十五章 智破奸谋(第3页)

第六十五章 智破奸谋(第3页)

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街与宣判,如同一场席卷全城的风暴,将此前那些关于“厌胜钱”的阴霾吹得一干二净。百姓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方国公用雷霆手段惩治了恶吏,为他们这些小民做主,这才是天底下最要紧的事!

与此同时,商瑶精心筹备的祈福法会也在各大寺庙道观如期举行。高僧道长诵经祈福,驱邪禳灾,安定人心。方羽更是借此机会,将查抄的部分卢氏账册公之于众,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贪官污吏如何利用民脂民膏祸国殃民,坐实了“厌胜”之说乃是贼喊捉贼的污蔑。

阴谋与雷霆手段双管齐下,杨国忠费尽心机散布的谣言,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成了长安城最新的笑柄。

消息传回相府,杨国忠气得脸色铁青,将书房里一套名贵的汝窑茶具扫落在地,碎片四溅。“废物!通通都是废物!”他指着面前一个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的心腹宦官,破口大骂,“这点小事都办砸了!让方羽那竖子如此轻易就翻了盘!”

这心腹宦官,正是靠着钻营巴结上杨国忠,才在宫中崭露头角的李辅国。此刻,他噤若寒蝉,脑袋垂得几乎要埋进胸口。

“相国息怒,息怒啊,”李辅国眼珠一转,连忙谄媚地说道,“方羽此番不过是在长安县抓了个不入流的王五,动静虽大,却也只是些小鱼小虾。伤不了根本。只要咱们卡死户部、吏部这些紧要衙门,不给他钱粮,不批他人手,他那什么试点改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晚得黄!”

杨国忠在书房里烦躁地来回踱步,李辅国的话让他阴沉的脸色稍稍缓和。没错,方羽现在只是在长安、万年两县折腾,掀不起滔天巨浪。只要控制住朝廷的钱袋子和官帽子,任他方羽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开。

“嗯……”杨国忠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你说得对。王五那种货色,死了不足惜。关键是,绝不能让方羽的手,伸进吏部和户部!”他阴冷地看向李辅国:“本相给你个差事。你立刻找个由头,去万年县那边‘巡查’一番。给本相盯紧了方羽派去的人,想尽一切办法,给他们找麻烦,添堵!让他们知道,这差事不是那么好办的!”

李辅国闻言,眼睛顿时一亮,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相国英明!奴婢遵命!您就瞧好吧,奴婢定叫方羽那小子在万年县寸步难行,碰一鼻子灰!”

几天后,李辅国便打着“巡查秋粮入库”的幌子,带着一队人马,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地开进了万年县地界。他一到县衙,便拿出宫中内侍的威风,对县令颐指气使,呼来喝去。而对于方羽派来主持试点改革的属下,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处处刁难。

方羽委派到万年县负责试点的,正是那位才华横溢、锐气十足的新科进士白居易。白居易正值年轻,一腔热血,正欲大展拳脚。他按照方羽的规划,清查田亩,核算赋税,整顿吏治,干得是热火朝天。

李辅国的到来,不啻于一盆冰水,从头浇下。

这位李公公先是以账目混乱、需要核查为由,直接派人封存了县衙的府库,断了新政推行急需的钱粮周转。接着,他又以“京中贵人欲扩建园林,急需人手丈量”为名,强行抽调了县衙里几名原本配合白居易工作的、最得力的老胥吏,美其名曰“协办公务”。甚至,他还暗中指使手下的小太监和地痞流氓,去骚扰那些前来县衙支持改革、提供线索的乡绅和百姓,意图搅乱局面,制造恐慌。

白居易肺都要气炸了,却偏偏无可奈何。李辅国是杨国忠的心腹,又顶着“钦差”的名头,他一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无权无势,根本无法与之正面抗衡。他只能强压怒火,一面竭力维持局面,安抚人心,一面写下急信,派心腹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向方羽求援。

方羽收到消息时,正与商瑶在庭院的石桌旁对弈。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在棋盘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听完信使急促的禀报,他捻着一枚黑子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杨国忠这条老狐狸,终于忍不住,放出他的走狗来咬人了。”

商瑶纤手落下白子,恰好截断了方羽的一条大龙,声音轻柔却带着洞察:“李辅国此人,贪婪狡诈,惯会狐假虎威,但行事张扬,急功近利,破绽也多。夫君打算如何敲打这条恶犬?”

方羽将手中的黑子扔回棋盒,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笑道:“他既然自己送上门来找打,我岂有不成全他的道理?”

他站起身,走到廊下的书案前,笔走龙蛇,迅速写就一封密信,封好后交给身边的亲卫。

“即刻送往万年县,亲手交给白居易。告诉他,不必慌张,一切按计行事。”

亲卫领命,悄然离去。

方羽重新坐回棋盘前,目光落在棋局上,眼神却深邃如夜,充满了运筹帷幄的自信。

“瑶儿,陪我下完这盘棋。这一次,为夫可不会再让你了。”

与此同时,远在万年县衙。白居易展开手中的密信,细细读完,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恍然和坚定。他深吸一口气,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烧尽,随即开始按照方羽的指示,悄然布置起来。

又过了几日,李辅国正在县衙后院临时辟出的奢华厢房里,左拥右抱,搂着两个从附近青楼里搜罗来的妖艳女子,吆五喝六地饮酒作乐。自打来到万年县,将白居易等人压制住后,他便将那“巡查”的正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每日只顾着花天酒地,收受贿赂,过着土皇帝般的日子。在他看来,方羽派来的不过是一群不懂变通的书呆子,根本不堪一击。只要他卡住要害,再暗中使些绊子,方羽的试点改革,必定会像个笑话一样,无疾而终。

正当他喝得面红耳赤,得意忘形之际,房门突然被砰地一声撞开,一个衙役连滚爬带地冲了进来,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像是刚被人揍过,声音带着哭腔,惊慌失措地尖叫:

“李公公!不好了!出……出大事了!”

李辅国眉头一皱,醉眼朦胧地一把推开怀中的女子,舌头有些打结地怒斥道:“慌什么慌!大惊小怪!天塌下来了吗?”

那衙役带着哭腔,几乎是跪倒在地:“县……县衙的粮仓……粮仓昨夜被人给……给盗了!守卫都被打晕了,里面的粮食……少了大半!”

“什么?!”李辅国如同被当头浇了一盆冰水,猛地从锦榻上弹了起来,酒意瞬间醒了大半。粮仓被盗?他可是打着巡查秋粮入库的名义来的!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钦差”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更重要的是,这批粮食可是秋税的关键,若是出了纰漏,就算杨国忠也未必能保住他!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