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我在唐朝当公务员 > 第七十四章 临阵破阵子(第3页)

第七十四章 临阵破阵子(第3页)

风沙依旧呼啸,战马嘶鸣不绝,喊杀声在风中传递,却变成了唐军追亡逐北的号角。

攻守之势,在短短片刻之间,彻底逆转!

原本气势汹汹、志在必得的叛军,转眼间变成了没头苍蝇,被风沙和唐军分割、冲杀,节节败退,很快演变成了全面的溃败。丢盔弃甲者有之,哭爹喊娘者有之,自相践踏者更是不计其数。

李承业在中军大帐附近,被这突如其来的狂风和战场的瞬间逆转惊得魂飞魄散。

“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他抓住一个从前方逃回来的亲兵,声音尖利地嘶吼,带着无法置信的颤抖。

“节度使大人!败了!败了!唐军……唐军杀过来了!风沙里都是他们的人影,像鬼一样!弟兄们都散了!”那亲兵语无伦次,脸上满是恐惧。

李承业脸色惨白如纸,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胜券在握,怎么一阵风,一首诗,就让五万大军土崩瓦解了?他不甘心,他不相信!

“传令!传令各部!给我顶住!顶住啊!谁敢后退,杀无赦!!”李承业拔出佩刀,色厉内荏地咆哮着,但他的声音很快就被狂风和越来越近的喊杀声淹没了。

唐军如狂涛席卷,摧枯拉朽般冲垮了叛军层层叠叠的防线,喊杀声直逼叛军的中军大帐。残余的叛军被风沙和唐军分割得七零八落,各自为战,不成体系。

李承业的亲兵卫队还想做最后的挣扎,组成一道稀疏的盾墙,试图护住大帐。然而,面对气势如虹、杀红了眼的唐军,尤其是张虎率领的陌刀队,这道防线薄如蝉翼,几乎在接触的瞬间就被撕裂、碾碎。断肢残臂伴随着惨叫声飞溅,残存的亲兵面无人色,斗志全无。

方羽一马当先,坐骑“墨麒麟”仿佛不知疲倦,载着他如同一道黑色闪电,凿穿了最后负隅顽抗的几个亲兵。战马人立而起,发出雄壮的嘶鸣,方羽手中长枪前指,枪尖寒芒闪烁,稳稳停在李承业大帐的布幔前数尺之地。

“李承业,滚出来受死!”方羽的声音并不如何响亮,却清晰地穿透了风声和厮杀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帐帘被一只颤抖的手掀开,李承业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他衣甲不整,发髻散乱,脸上沾满了尘土和不知是谁的血迹,哪里还有半分节度使的威仪。他望着马上的方羽,那年轻的面庞在昏黄的风沙中显得格外冷峻,眼神锐利得让他不敢直视。恐惧和绝望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让他四肢冰凉。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了嗬嗬的漏风声。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方羽身后的唐军将士齐声怒吼,声浪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压力,彻底压垮了李承业最后一丝侥幸。他身体一软,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哐当”一声,手中的佩剑掉落在尘土里。他缓缓举起双手,动作僵硬而迟缓,脸上满是死灰,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

河东叛乱,首战竟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大获全胜!

榆林城外的战场上,唐军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逐渐汇成一片震天的声浪,直冲云霄,驱散了弥漫的血腥和风沙。不少士兵力竭地坐在地上,靠着同伴,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咧着嘴笑,还有人激动地捶打着地面,宣泄着劫后余生的狂喜。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战场染成一片凄艳的红,残破的旗帜在风中无力地飘荡,遍地的尸骸和兵器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方羽立在榆林城头,冰冷的风吹动他的战袍。城下的欢呼震耳欲聋,但他心里却沉甸甸的,远眺长安的方向,眉头微蹙。榆林之胜固然可喜,但这只是开始。长安城内,王德忠那张阴鸷的脸,崔文远等世家大族的虎视眈眈,还有商家被扣上的那顶沉重帽子,都像无形的枷锁,让他无法真正轻松。这场胜利,是用无数士兵的鲜血换来的,他不能辜负这份牺牲。

“大人!大人!抓住了!真的抓住了!”张虎兴奋得满脸通红,几乎是手舞足蹈地跑上城楼,“李承业那老小子,已经被五花大绑,像条死狗一样!哈哈!痛快!太痛快了!”

方羽转过身,看着一脸傻乐的张虎,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嗯,胜了。”

“大人,您那诗……还有那风……乖乖!简直神了!”张虎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眼睛瞪得溜圆,“末将活了三十多年,头回见到这种阵仗!您老实交代,是不是请了哪路神仙下凡帮忙?”

方羽被他逗乐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天机不可泄露。赶紧传令下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是头等大事,别让弟兄们流血又流泪。清点俘虏和战利品,尤其是军械粮草,看看李承业给我们‘送’来了多少好东西。明日,我们进城,让弟兄们好好歇歇脚。”

“得令!”张虎精神一振,响亮地应了一声,又屁颠屁颠地跑下城楼传令去了。

夜幕低垂,榆林城内,驱散了叛军的百姓自发点亮了灯火,虽然物资匮乏,但家家户户都透出光亮,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和恐惧,洋溢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喜悦。

方羽的临时营帐内,油灯的光芒跳跃。他伏案疾书,给远在长安的张九龄和皇帝李隆基写捷报。他详细叙述了榆林之战的经过,从战前的兵力劣势,到战诗激发士气,再到天降狂风扭转战局,最后生擒李承业,大破叛军五万。在信中,他并未过多渲染自己的功劳,反而着重强调了将士用命,天佑大唐。同时,他话锋一转,极其隐晦却又清晰地点出了王德忠克扣军械粮草,险些误了大事,并恳请朝廷彻查商家通敌一案,言辞恳切,希望能引起重视。

写完公文,方羽换了纸,笔尖蘸墨,开始给商瑶写信。对着心上人,他的笔触不自觉地温柔了许多。他报了平安,简单描述了胜利的喜悦,让她安心,绝口不提战场的凶险和自己的疲惫。他告诉她,榆林的胜利只是第一步,他会尽快扫平河东,然后立刻回长安。

“……贼首已擒,河东克复在望。待狼烟靖平,必回京迎娶,此生此世,唯汝一人,绝不相负。”

写下最后一句,方羽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灯火映照下,他的眼神温柔而坚定。

次日,榆林城门大开。唐军举行了简单的入城仪式。街道两旁挤满了自发前来的百姓,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但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激。有人捧着仅有的粗粮饼,有人端着浑浊的酒水,甚至有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地递上几个鸡蛋,哭着喊着“王师来了”、“青天来了”。士兵们虽然军纪严明,但也忍不住被这淳朴的热情感染,不少铁打的汉子红了眼眶。一个半大小子胆怯又好奇地摸了摸士兵冰冷的铠甲,被摸的士兵愣了一下,随即咧嘴一笑,从怀里掏出一颗皱巴巴的糖塞给了他。

榆林城沉浸在光复的喜悦中时,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太尉府内,却是一片低气压。

王德忠听着心腹低声汇报榆林战况,脸色由青转白,再由白转黑,最后猛地一挥手,将桌案上的名贵砚台扫落在地,摔得粉碎。墨汁溅得到处都是,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废物!一群废物!五万大军!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带着一群残兵败将给打垮了!李承业这个蠢货!”他胸膛剧烈起伏,额头青筋暴跳,像一头困兽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方羽……方羽!还有那首破诗!还有那阵妖风!怎么可能?!”

他原本的算盘打得极好,借李承业之手,让方羽死在河东,再顺势彻底搞垮商家,一箭双雕。可现在,李承业被活捉,方羽不仅没死,反而立下如此大功!捷报一旦传回长安,方羽声势必定大涨,到时候再想动他就难了!

“不行……绝不能让他活着回长安!”王德忠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的光,“还有商瑶那个贱人,也不能留!必须加快动作,在方羽回来之前,把商家彻底钉死!一不做,二不休!”他阴恻恻地自语,一个更加歹毒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成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