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瑶簪花小楷的墨香混在武库铁锈味里,最后那句"酉时初刻"被水渍晕开了半边,像极了系统地图上正在向军营移动的某个绿点。
寅时的梆子刚敲过两遍,辕门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
方羽掀开帐帘时,商瑶正提着鎏金食盒下马车,杏色披风沾着夜露,发间那支白玉簪在火把下泛着温润的光。
"李将军说营里这两日闹鼠患。"商瑶将食盒放在案上,指尖抚过被墨迹洇染的《骑兵阵变疏》,"阿爷让我带些艾草来熏帐。"她转身时袖口露出半截纱布——昨夜卦象碎裂时,正是这双手替他挡下迸溅的龟甲。
方羽按住她欲藏的手腕,掌心那道新伤与突厥金刀上的血槽分毫不差。
帐外忽起大风,将案头舆图掀得哗啦作响,商瑶却先一步按住西南角的标记:"阴山小道往东三十里有片胡杨林,商队要绕开流沙,必得在此处取水。"
亲卫送来的黍粥还冒着热气,商瑶从袖中取出鎏金算筹:"阿爷上月走河西的商队,在张掖见到赵府管家押着二十车苜蓿草。"她将三根算筹叠成箭头形状,正指向沙盘上被朱砂圈出的屯粮地,"若是今夜子时。。。。。。"
卯初的晨光刺破帐顶时,方羽已经站在校场西侧。
二十名陌刀手按新阵型列队,每人左臂都系着商瑶连夜缝制的靛蓝布带——这颜色与吐谷浑伺候的服色恰恰相反。
"起阵!"
随着方羽挥动令旗,弓弩手突然从两翼穿插而入。
原本五丈见方的方阵瞬间化作雁翅,陌刀寒光恰似猛禽利爪。
老校尉们惊愕地发现,当第三通战鼓响起时,新兵们踏着吐蕃战歌的节奏,竟将重盾舞得比横刀还快三分。
马厩方向突然传来嘶鸣。
方羽循声望去,只见三十匹枣红战马额间都生着月牙白斑。
新兵们欢呼着抚摸马鬃,有个十六岁的少年突然单膝跪地:"将军连天马都能召来,跟着您还怕什么突厥狼!"
申时的日头西斜时,方羽正带着亲卫在胡杨林埋伏。
商瑶给的算筹此刻插在沙地上,每过一刻钟就往东偏移半寸。
当第十一只苍鹰掠过树梢,林外果然传来驼铃声——二十辆苜蓿草车辕上,全都烙着赵府暗记。
"放响箭!"
三支鸣镝破空瞬间,陌刀队从流沙中暴起。
押车的突厥武士刚要拔刀,就被混在苜蓿里的毒蝎蜇中手腕。
方羽踩着车辕跃起时,怀中半块龟甲突然发烫,脑海中响起商瑶晨间的低语:"朝堂攻讦最惧实证。。。。。。"
戌时的营火照亮缴获的密信时,李将军带着北衙的人马匆匆赶到。
方羽将盖着西突厥可汗金印的羊皮卷扔进火堆,看着跃动的火苗轻声道:"烦请转告兵部,就说赵大人送的苜蓿草,养马确实比粟米强。"
当夜子时,方羽独坐武库清点陌刀。
月光透过气窗照在带箭孔的榆树叶上,他突然用刀尖挑开叶片背面——那抹西域朱砂在暗处竟泛出紫色,与某个皇子周岁抓周时攥着的和田玉璋如出一辙。
五更鼓响前,商瑶留下的艾草在东南角营帐燃起青烟。
方羽摩挲着新到手的骑兵布防图,望向皇城方向的眼神突然凌厉,案头那份《军制改良疏》的朱批处,不知何时多了道指甲划出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