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通灵神探恐怖吗 > 第9章 指鹿为马2(第1页)

第9章 指鹿为马2(第1页)

李清歌的名声随着宫廷案件的圆满解决一路水涨船高。通灵神探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原本隐蔽在城隅一角的小院,如今却门庭若市,前来求助的人络绎不绝。

"这日子没法过了。"李清歌叹了口气,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排起长队的访客。她揉了揉太阳穴,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就连喝口茶的时间都被挤得所剩无几。

今日清晨,刚起床梳洗,便听到院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她揭开窗帘一看,院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有面露焦急的商人,也有衣着华贵的官家夫人,甚至还有几个身着锦衣的侍卫,一看就是某位权贵派来的。

"神探在家吗?小的有要事相求!"一个小厮站在院门外,声音中带着几分迫切。

李清歌无奈,只得打开院门:"何事?"

小厮连忙递上一封信,恭敬地道:"我家老爷珍藏的一方古玺不翼而飞,特来请神探破解此案。"

李清歌刚要接过信,又一个身着富贵的妇人挤上前来:"李神探,老身的孙女三日前出门采买,至今未归,恐有不测,还请神探出手相助!"

"神探!"又一个声音响起,"我家主人托我送来酬金,请你查找失踪的祖传药方——"

声音越来越嘈杂,人群也越来越多。李清歌头痛欲裂,只得快速接过几封求助信,然后匆匆关上院门,留下一众失望的访客在外叹息。

"这可如何是好?"她靠在门板上,手中攥着那几封求助信,愁眉不展。虽说以往也有不少人来寻她通灵查案,但从未像现在这般盛况空前。这"通灵神探"的名头,此刻竟成了她的负担。

无奈之下,李清歌只能按照紧急程度依次处理这些案子。第一件是县丞大人家的公子走失一案。

"这位陈公子为何会走失?"李清歌皱眉问道,手中捧着陈公子常用的玉扇。

陈夫人眼中含泪:"犬子与人约在城郊读书,却迟迟未归。老爷派人寻了三日,连影子都未见着。"

李清歌闭目感知,玉扇上残留的气息逐渐清晰:山林中的小路、一座破旧的庙宇、几名身着粗布的青年、还有——一本书的气息,十分特别。

"你家公子,可是与人约在城外的栖霞寺读书论文?"李清歌缓缓睁眼。

陈夫人惊讶地点头:"正是!神探如何得知?"

"他此刻很安全,就在栖霞寺后山的一处山洞中。"李清歌淡淡道,"那里有一群自称'山林隐士'的年轻人,正在研读一部禁书——《资治通鉴》中被朝廷删除的部分。他们锁了山门,发誓七日不出,共读此书。"

陈夫人闻言又惊又喜:"犬子无事就好!只是他竟敢读禁书!回去非要好好教训不可!"

李清歌笑道:"陈公子知书达理,只是求知若渴。此书虽被禁,但不过是前朝政事,并无大碍。夫人不妨宽容些。"她顿了顿,又道:"若是急着见他,可从栖霞寺后山的小路上去,有一块形如龟背的大石,石后便是山洞入口。"

送走陈夫人,李清歌刚想喝口茶歇息,院门又被敲响。

"神探在家吗?小人有急事相求!"

这次是一位面色焦急的中年男子,自称是城南一家丝绸铺子的掌柜,铺子里丢了一卷珍贵的丝绸,那可是准备进贡给皇上的上等货。

李清歌接过掌柜带来的一块丝绸样品,静心感知。片刻后,她笑了:"这丝绸并未被盗,而是你那刚入行的学徒不小心打翻了墨汁,弄脏了丝绸,害怕受罚,便悄悄藏在了铺子后院的大水缸下方。"

掌柜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两日那小子做事总是心神不宁!多谢神探指点迷津!"

一连处理了三四桩案子,李清歌已经精疲力竭,刚想歇息,门外又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李神探!快开门!救命啊!"

李清歌皱眉打开院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跪在门前,哭得不能自已。

"我女儿不见了!昨晚睡觉时还好好的,今早醒来就不见了!求神探救救我女儿吧!"

看着妇人悲痛的样子,李清歌心软了,接过妇人递来的一块儿童手帕,轻轻抚摸,闭目感知。手帕上有淡淡的香气,很特别,不像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

"你家住在哪里?"李清歌问道。

"城东的破屋里,就在那家粉坊旁边。"妇人抽泣着回答。

李清歌眉头一皱:"你的女儿没有被拐走,而是被城东李员外家接走了。"看到妇人惊讶的表情,她继续道,"你女儿与李员外的小孙女相貌极为相似,李夫人前日在街上见到了你女儿,认为是天意,便派人将她接走,想认作干女儿抚养。"

"怎么会这样?"妇人又惊又怒,"我虽然穷,但也不会卖女儿啊!"

"李员外家并无恶意,只是手段不当。"李清歌安慰道,"你可带着官府的人前去索要,他们必会归还。若是府上有心,也可请他们资助些束脚钱,也不负你女儿这场虚惊。"

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而李清歌已经累得瘫坐在椅子上。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暗叹:这样下去,只怕要累死在这院子里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