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遵照他的遗愿,珍藏此箱五十年,不曾示人。直到去年,班主翻新戏目,偶然发现了这出《霜华鬼传》的残本,决定改编成《霜华剑》重新搬演。"杜元神色黯然,"我劝过他,但他不听,坚持要将悲剧改为喜剧,还要用回那把'霜华剑'。于是。。。悲剧再次发生。"
上官临风眼中闪过一丝怀疑:"杜老先生,你守着这秘密五十年,眼看几位演员接连惨死,却不发一言,未免太过可疑。"
杜元苦笑:"王爷明鉴,老朽不过是遵守对挚友的承诺。若说我有罪,也只是没能阻止悲剧重演。那把'霜华剑'确实邪性,但它只会对那些亵渎剧本原意,或者与昔日悲剧有关的人发作。"
李清歌若有所思:"所以四位死者都是因为接触了原版剧本或剑,触怒了亡灵?"
"不尽然。"杜元摇头,"荣叔和霜三爷都是班主的亲信,他们力排众议支持改编剧本。齐星儿则无意中翻看了我藏着的原版剧本,知道了一些隐情。至于白露霜。。。"他顿了顿,"她是夏菡的后人,与霜华恩怨的传人。"
上官临风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亡魂索命?"
杜元沉默片刻,终于道:"我不知是亡魂作祟,还是有人借机杀人。我只知道,这出《霜华鬼传》背后藏着太多秘密,不该被翻出来。"
上官临风和李清歌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疑虑。无论真相如何,《霜华鬼传》的秘密显然远不止杜元所言。他们必须找到那把传说中的"霜华剑",才能揭开谜底。
杜元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苦笑道:"那把剑现在在戏服房,被锁在一个红木箱内。若二位想看,老朽可以带路。"
三人来到戏服房,杜元从怀中取出一把古朴的钥匙,打开了角落里的红木箱。箱内静静躺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剑,剑鞘呈青玉色,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剑柄则嵌有几颗宝石,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这就是'霜华剑'。"杜元声音中透着几分敬畏,"五十年了,它的锋芒丝毫未减。"
李清歌感到一股奇异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伸手想要触碰宝剑。上官临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她的手腕:"小心!"
就在此时,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不好了!班主夫人晕倒了!"
三人匆忙赶往前厅,只见班主的夫人倒在地上,面色苍白,双眼紧闭,周围围满了惊慌失措的人群。
"怎么回事?"上官临风问道。
一名侍女哭泣着回答:"夫人刚才在整理亡故姑娘们的遗物,突然尖叫一声,说看见了一个白衣女鬼,然后就晕过去了。"
李清歌和上官临风对视一眼,心中警铃大作。
"我们必须查清这把剑的来历和班主夫人的底细。"上官临风低声对李清歌说,"我总觉得她与此案大有关联。"
李清歌点头同意:"我也有同感。班主夫人最近总是神色恍惚,行迹可疑。而且她的年龄,应该正好与五十年前那场悲剧吻合。"
正当两人密议时,却见班主夫人忽然睁开眼睛,发出一声尖利的惨叫:"她来了!霜华来了!她要杀我!救命啊!"
众人循声望去,走廊尽头空无一人,但班主夫人却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度恐怖的东西,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惊恐。
"有意思。"上官临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看来班主夫人与《霜华鬼传》之间,有着我们尚不知晓的联系。"
李清歌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有了猜测。这桩案子背后的真相,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错综复杂,蕴含着半个世纪前的恩怨情仇。
而那把神秘的"霜华剑",似乎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随着班主夫人被搀扶回房休息,上官临风悄声对李清歌道:"明日子时,我们在戏台相见,把那把剑带去,做个实验。"
李清歌有些惊讶:"王爷想做什么?"
上官临风眼中闪过一丝凌厉:"既然有人借尸还魂,那我们就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李清歌心中一凛,明白这场剧中戏即将迎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她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揭开这段尘封已久的秘密。
当天深夜,李清歌回到小院,正欲休息,忽然感到一股寒气袭来。窗外,一个白影飘过,伴随着阵阵凄厉的笛声。她警觉地拉开窗户,只见院中雾气弥漫,一个穿着戏服的身影若隐若现,手中似乎拿着什么闪闪发光的物件。
"何人?"李清歌厉声喝问,同时手按腰间匕首。
那身影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惨白的脸——赫然是《霜华鬼传》中那个被冤死的侠女"霜华"的装扮!
"李清歌。。。"一个幽幽的声音传来,"明日子时,戏台相见。勿带旁人,否则,血溅五步。。。"
话音未落,那身影已然消失在夜雾中,只留下一缕幽香漂浮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