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电影通灵神探 > 第42章 织网捕心(第6页)

第42章 织网捕心(第6页)

"是吗?"老者突然发出一阵诡异的笑声,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摔在地上。一股浓烈的黑烟瞬间弥漫开来,呛得众人连连咳嗽。

李清歌立刻屏住呼吸,运起通灵术,感知着烟雾中的动静。她捕捉到张寡妇和老者向庙后的暗道逃去,便要追击,却被王铁匠拦住。

"别追了,"王铁匠摇摇头,"这火势蔓延得快,我们得先救人。"

"可是证据。。。"李清歌焦急地看着烈火中那些即将化为灰烬的绸缎。

"我说了,真正的证据是那件寿衣。"王铁匠镇定地说,"火不会烧到那里。"

众人退出偏殿,只见火势已经蔓延到了主殿。侍卫们押着刘员外,却被烈火拦住去路。上官临风当机立断:"分头行动!你们从南门出去,我和李清歌去找寿衣!"

李清歌跟随王铁匠,穿过呛人的烟雾,来到庙宇后院的一间小屋。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个箱子。

"就在这箱子里。"王铁匠指着角落里的红漆木箱,"张老自知年迈,早已准备好寿衣,却利用它来藏匿最重要的叛军计划。"

李清歌打开箱子,果然见到一套精美的寿衣,通体血红,绣满了繁复的花纹。她仔细查看,只见衣服内侧密密麻麻地绣着小字,赫然是一份完整的叛乱计划书!

"上面写的是。。。北境叛军计划于三日后发动总攻,京城内应暗藏于皇宫各处,伺机行动。。。"李清歌惊讶地看着王铁匠,"这些全都详细记录在上面!"

王铁匠苦笑:"张老自诩智谋过人,却有一个致命弱点——骄傲。他认为没人会想到在寿衣上藏密信,所以肆无忌惮地将所有计划都绣在上面,以便随时查阅。"

李清歌小心地收起寿衣,两人迅速离开小屋,与正在疏散众人的上官临风汇合。庙宇已被烈火吞噬,浓烟滚滚,冲天而起,在黑夜中格外醒目。

"找到了吗?"上官临风焦急地问。

李清歌点头,展示了那件寿衣:"全都在这里。"

上官临风松了口气,看着刘员外被押解着离开的背影:"总算没有功亏一篑。"

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这个不眠之夜即将过去。李清歌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张寡妇和她父亲呢?"

"北逃了,"王铁匠淡然道,"但跑不远的。我已派人在城北各处设卡,他们插翅难飞。"

上官临风看着王铁匠满是沧桑的面容,轻声道:"你受委屈了。三年来,背负骂名,忍辱负重,甚至连妻女的死讯都不能表露。。。"

王铁匠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职责所在。如今真相大白,也算是对妻女的告慰。"

回城的路上,李清歌一直在思索这场荒诞而又惊心动魄的案件。红灯笼引魂,本是刘员外精心设计的调虎离山之计。他借王铁匠之手制作灯笼,表面上让王铁匠"救出"那些被囚绣女,实则是为了制造混乱,掩盖他勾结叛军的真相。那些被"救出"的绣女,可能早已遭到灭口,而后来新失踪的绣女,则是被刘员外囚禁起来,继续为他绣制密信。

王铁匠原本是朝廷暗探,为查明刘员外勾结叛军一案而长期潜伏。然而,他的妻女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刘员外和张家人利用这一点,让他误以为可以救出妻女,从而利用他制作那些红灯笼。王铁匠不知真相,只能在仇恨与希望之间煎熬,却又不得不完成"任务",成为朝廷眼中的叛徒。

张寡妇和她父亲的背叛,更是让人心寒。他们原是受朝廷倚重的绣师和医者,却被叛军收买,成为刘员外的得力助手。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迷香、设计密信,欺骗了所有人,甚至包括王铁匠这个可怜人。

太阳升起时,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城。街上还残留着上元节的喜庆气氛,却因为他们押解犯人的队伍而显得有些不和谐。然而,李清歌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这座城市才能继续保持和平与安宁。

"刘员外已经招供,"上官临风走到李清歌身旁,轻声说,"叛军的计划全部暴露,朝廷已派兵前往边境,加强防守。"

李清歌点头,心中却还有一丝疑虑:"张家父女呢?"

"被捕了。"上官临风嘴角浮现一丝笑意,"就在城北的一个农舍里,他们刚准备换装北逃,就被我们的人抓获。"

"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清歌轻叹一声,望向远处蓝天。

傍晚时分,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皇帝下旨,为王铁匠平反昭雪,并封他为朝廷供奉,以嘉奖他的忠诚与牺牲。更令人惊讶的是,京城上空再次出现了红灯笼,不过这次不再是引人迷途的诡计,而是为庆祝真相大白,为被冤枉的王铁匠洗刷冤屈。

夜幕降临,李清歌和上官临风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点点红灯升空,如同繁星点缀夜空。

"终于结束了。"李清歌轻声说,长久的紧张感终于从她肩头卸下。

上官临风站在她身旁,目光柔和:"是啊,多亏了你的通灵术和机智。"

李清歌摇摇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还有王铁匠的牺牲。。。说起来,他现在怎么样了?"

"回乡祭奠妻女去了。"上官临风叹息道,"他说完成这个仪式后,就会回京任职。"

两人沉默地望着夜空中飘荡的红灯笼,心中感慨万千。那些曾经引人迷途的光亮,如今却成了照亮真相的明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