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
众大臣唤了万岁后一个个都离开了,廉亲王冷笑着看了一眼王凡,又瞪了一眼镇国公转身离开了。
王凡被人带到了御书房,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他和工人们打造的那龙形琉璃。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惊讶。”
皇帝脱去朝服,换了一身轻松的服饰,从王凡背后走了过来。王凡刚要行礼,被皇帝阻止了。
“不用那么多礼,我还是觉得我们之前的相处方式更舒服。”
“陛下,不知留下微臣是还有其他什么事?”
“你小子也别那么紧张,留下你也只是想听听你对如何解决难民的事情有哪些看法。”皇帝赐座,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主位之上。
“陛下,微臣是有一些想法,但还需要一点时间。其实,解决这件事也很简单,微臣觉得只要分三步就可以解决。”
“哦?哪三步,细细说来。”皇帝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这第一步,就是修路。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我打算将难民集中起来,以工代赈。陛下,我正在研究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很快就会有成效。用水泥配合钢筋修路,可保路面几十年不坏。”
“你说的可是真的?”皇帝眼睛一亮,以工代赈他现在还没决定,但水泥这个东西他十分感兴趣。
“陛下若是有兴趣,过几日有了成效我差人来通知陛下,陛下可去参观。”
“好,那就静待镇北侯的好消息了,那这第二步是?”
“陛下,春种还是要继续的,但其实不用回去那么多人。只要送回去一部分青壮年足以完成春种。我与镇国公之前试种了一些新品种的粮食,有一种玉米还有番薯不仅种植方便,产量还非常高。陛下可以派人通知镇国公,让镇国公挑选一些有经验的人跟着回去,指导他们种植者两种粮食。”
皇帝更加震惊了,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爱卿,这可是真的?真有这么神奇的粮食?”
“陛下,我绝对没有夸大,陛下可以去镇国公那里的试验田,本来今年这边也打算开始全面推广的,想必国公年关过后就要上表了。”王凡笑着说道。
“好好好,那这第三步又是什么?”
“陛下,这第三步才是最重要的。既然打算将这些灾民留下,那就需要建造房屋。京城周边县城这些年人口增长缓慢,若要让京城及周边发展起来,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
“我觉得以工代赈只是暂时的,真正能把这些百姓留下,让他们能安居乐业才是稳固中央区域以及解决灾民四散的最好办法。”
“而且既然要修路,修好的路平时也需要打理。如果能沿着修好的路在两旁多建立村庄和县城,那不仅人口数量上来了,交通也就是出行也方便了很多,可以快速促进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皇帝点点头,王凡的办法的确很好,只不过这三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做。尤其是建村庄,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陛下,臣本职乃是一木匠,精通房屋等建造方式。我打算这个过程中成立一个学堂,专门传授建造技术。懂得建造的人多了,那建造村庄其实也不是难事,臣请陛下允许陛下开立学堂。”
这个时代,学堂都是教书育人的,王凡的这种设想不符合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如果没有皇帝支持,很难办下去。
“好,只要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朕准了。”皇帝非常痛快,直接答应了下来。
“多谢陛下。”
“爱卿,你能助朕解决难民之事,还提出了很多高论,可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陛下,其实微臣的确有一件事希望陛下能答应。”王凡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说来听听。”
“陛下,我与祁王膝下嫡女颖儿郡主情投意合,想从陛下这里请一道赐婚的旨意,望陛下应允。”
“呵呵,没想到你还是个情种。这件事简单,只要你解决了难民之事,朕便赐婚你与郡主。”皇帝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
王凡大喜,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解决了。只是完成他的那些设想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建村庄的事情不用急,可以慢慢来,但另外两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