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康仔细研读后,大为惊叹:“殿下医术精湛,这些方法确实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这个隔离法和消毒法,古人从未提及,却是防疫的关键所在。”
朱允熥谦虚道:“这些不过是我的一些粗浅见解,还需要各位专家一起完善。”
会议结束后,一支由太医和学生组成的医疗队迅速组建起来,准备前往边境。
朱允熥亲自为他们培训,教授最基本的防疫知识和技能。
同时,军事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朱允熥调集了三万神机营精锐和两万骑兵,准备亲自率军北上迎敌。
出征前一天,朱元璋在皇宫为大军举行了授旗仪式。
“允熥,此次北上,任务艰巨。”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不但要击退蒙古联军,还要防止瘟疫入境。朕对你寄予厚望!”
朱允熥单膝跪地,接过象征最高军权的金令箭:“孙儿定不负皇爷爷重托,誓死保卫大明边疆,保护百姓安康!”
授旗仪式后,朱元璋单独留下朱允熥,塞给他一个小布包。
“这是御药房特制的避瘟丹,你随身带着,千万保重自身安全。”朱元璋难得地流露出担忧之色,“朕已经老了,大明的未来就看你的了。”
朱允熥接过布包,心中一阵感动:“皇爷爷放心,孙儿一定平安归来!”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率军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北进发。
队伍中不仅有军队,还有数百名医护人员和大量医疗物资。这在古代战争中是极为罕见的配置,引得沿途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北方有瘟疫,晋王殿下这是要打仗,还要防疫呢!”
“晋王殿下真是有先见之明啊!若是瘟疫入境,那可比蒙古人可怕多了!”
一路上,朱允熥不断收到前方斥候送来的消息。蒙古联军的动向、边境城市的防御准备、瘟疫蔓延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十天后,大军抵达宣府,与早已在此驻守的蓝玉、常升会合。
蓝玉见到朱允熥,兴奋地迎上前:“外甥!你可算来了!这帮蒙古鞑子又来撒野,这次老子非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不可!”
常升则冷静许多:“殿下,根据最新情报,蒙古联军已经抵达大同以北一百里处,正在囤积粮草,准备大举南下。”
朱允熥点点头:“舅舅们辛苦了。敌情如何?有没有发现疫病迹象?”
蓝玉一拍大腿:“还真有!前几天我们抓到几个蒙古斥候,其中一个就病得不轻,满身黑疮,没几天就死了。而且邻近的几个士兵也开始发热了,情况不太妙啊!”
朱允熥立刻警觉起来:“在哪?隔离措施做了吗?”
“都隔离了,按你之前留下的吩咐办的。”常升说道,“不过这病来势汹汹,光靠隔离恐怕不够。”
朱允熥马上命令医疗队前往查看,同时召集众将开会,商议军事部署。
“诸位,此次我们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击退蒙古联军,又要防止瘟疫蔓延。”
朱允熥展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