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眼睛一亮:“就是他!立刻把这个张太医抓来!”
锦衣卫奉命而去,很快就把张太医押了回来。
张太医一进门就跪倒在地,不停磕头:“晋王殿下饶命啊!小人也是受人指使,不敢不从啊!”
朱允熥厉声喝问:“是谁指使你在陛下的药中下毒?”
张太医浑身发抖:“是……是顾大人……”
朱允熥冷笑一声:“果然如此!他让你下的什么毒?解药在哪?”
张太医连忙交代:“是一种慢性毒药,积累在体内,会导致气血两虚、昏迷不醒。解药……解药就在小人身上!”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瓷瓶,双手奉上:“这就是解药,每日服用一匙,三日后毒性全消!”
朱允熥接过瓷瓶,仔细检查后,确认无误,立刻亲自给朱元璋服下。
不到一个时辰,朱元璋的气色就明显好转了,呼吸也趋于平稳。
“皇爷爷,您感觉如何?”朱允熥关切地问。
朱元璋微微一笑:“好多了,浑身有力气了。允熥,是你又救了朕一命啊!”
朱允熥松了一口气:“皇爷爷放心,顾逢春的阴谋已经破产,他本人也已经被抓。孙儿一定会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朱元璋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却很亢奋:“好!就该给这些乱臣贼子一个教训!朕早就看出顾逢春不怀好意,没想到他竟敢谋害朕的性命!”
朱允熥握着朱元璋的手:“皇爷爷先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朝中事务,孙儿会处理好的。”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有你在,朕放心。”
接下来的几天,朱允熥一边照顾朱元璋的病情,一边处理朝政。他下令锦衣卫彻查顾逢春案,逮捕了一大批同谋。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北方战事的发展。
让朱允熥欣慰的是,常升和蓝玉配合默契,已经击退了蒙古人的再次进攻,并乘胜追击,收复了失地,迫使蒙古人退回草原。
当朱元璋的病情逐渐稳定后,朱允熥抽空写下了一首《破敌颂》:
“铁骑如潮卷边关,神机火器震天响。
炸药轰鸣山摇动,敌军溃散如鸟惊。
文能治国安社稷,武能御敌保家邦。
愿我大明朝国泰,千秋万代永昌盛!”
这首诗气势磅礴,既是对北疆大捷的歌颂,也是对朱允熥文武全才的赞美。朱元璋看了这首诗,龙颜大悦,亲自提笔批道:“允熥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堪为社稷之栋梁!”
随着皇帝病情的好转和顾逢春案的侦破,朝堂上的风波渐渐平息。朱允熥的威望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无人再敢质疑他皇储的地位。
而在北方,蒙古人在连续遭受重创后,终于被迫派使者前来议和。
大明朝廷以强硬姿态,迫使蒙古人签订了和平条约,承诺十年内不再南侵。
这一系列胜利,让朱允熥的声望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