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微微一笑:“不过礼部既然有疑虑,我也理解。这样吧,等工厂建成后,请陈大人带着礼部的官员一起来参观,看看这工厂到底是利国利民,还是有违祖制,如何?”
陈知府如蒙大赦,连连点头:“下官一定如实奏报!”
等陈知府带着随从离开后,常升忍不住骂道:“这帮狗官,皇爷爷的话都敢不听了?”
朱允熥却很淡定:“这不奇怪。顾逢春那老头子一直看我不顺眼,现在我要搞这些新玩意儿,他肯定会千方百计地阻挠。”
常升担忧道:“允熥,要不要我派人去京城,跟皇爷爷说说这事儿?”
朱允熥摇摇头:“不必。我已经派人送信回京了。再说,这点小事根本不足挂齿。咱们先把工厂建起来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朱允熥全心投入到工厂建设中。
他亲自设计了厂房布局、生产流程,甚至连工人的作息和薪酬制度都事无巨细地规划好。这座工厂占有五十亩地,分别是纺纱区、织布区、动力区和仓储区四大部分,预计可容纳工人五百人,日产棉布上千匹。
工厂的核心是几台由朱允熥设计的蒸汽纺织机。这些机器由系统奖励的蒸汽技术改良而来,虽然比不上后世的自动化设备,但已经远超这个时代的手工工艺。
刚开始,工人们对这些会喷气冒烟的“铁怪物”都十分害怕,甚至有人传言说这是妖物,不敢靠近。
朱允熥不得不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操作这些机器。
“看,就是这样,转动这个手柄,机器就会开始工作。”朱允熥站在一台纺纱机前,向围观的工人们示范,“这台机器一天能干十个人的活,而且比手工更整齐,更均匀。”
一个年轻工人小心翼翼地问:“大王爷,这机器不会突然发疯伤人吧?”
朱允熥哈哈大笑:“怎么会?这只是一个工具,就像锄头、织布机一样,只不过它更先进,效率更高。”
看到大王爷亲自操作,工人们的顾虑渐渐消除,开始好奇地尝试使用这些新机器。
很快,第一批由机器生产的棉布诞生了。这些棉布质地均匀,手感柔软,比手工织的更精细,而且产量是手工的十倍以上。
“这……这也太神奇了吧!”工人们惊叹不已。
朱允熥趁热打铁,宣布了工厂的薪酬制度:工人们每天工作十个时辰,每月发放固定工钱,比普通农民的收入高出三成。此外,还有年终奖励,表现优秀的还能获得额外赏赐。
这在当时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传统的手工作坊多是按件计酬,收入不稳定,而且老板经常克扣工钱。朱允熥的新制度让工人们看到了希望,纷纷争先恐后地前来应聘。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适应了机械化生产,工厂的产能迅速提升。才开工一个月,产出的棉布就堆满了仓库。
“殿下,咱们的布匹生产得太多了,卖不出去啊!”工厂管事愁眉苦脸地向朱允熥报告。
朱允熥胸有成竹:“不急,我早有安排。”
他派人在苏州城内开设了一家“晋王布庄”,专卖工厂生产的棉布。这些布匹质量上乘,价格却比市面上的手工布便宜三成,一经推出,立刻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