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传颂他的事迹,称他为“神机王”,赞美他足智多谋,能文能武。
朱元璋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越来越确信,朱允熥就是大明最好的继承人,能够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就在朱允熥声威日盛之际,系统再次发出提示音:
“叮!触发系统任务:推行科举改革,培养实用型人才。(任务期限:半年内)”
“任务奖励:印刷术升级版。”
朱允熥眼前一亮:科举改革?这正是他一直想做的!传统科举只重八股文章,忽视实用技能,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只会咬文嚼字的书呆子。
如果能改革科举,加入实用科目的考核,那么大明的人才结构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至于印刷术升级版,那更是好东西!有了它,不但能大幅提高印刷效率、降低成本,还能促进知识的传播,提高民众的识字率。
这对于推动大明的发展意义重大!
“看来,接下来该在文化教育方面大显身手了!”朱允熥暗自思忖着新的改革计划……
朱元璋已经完全康复,这天,他在养心殿召见了朱允熥。
“允熥,顾逢春的案子已经审得差不多了。”朱元璋一边翻看卷宗,一边说道,“这老贼居然勾结了三十多个朝臣,意图毒死朕,另立傀儡,真是罪该万死!”
朱允熥点点头:“皇爷爷,此案牵连甚广,还需要继续深挖。不过最主要的罪犯已经伏法,朝堂上暂时安定了。”
朱元璋放下卷宗,看着朱允熥:“允熥,你最近有什么新想法?自从平定北疆回来,朕看你总是心事重重的。”
朱允熥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直言不讳:“皇爷爷,孙儿想改革科举制度。”
“改革科举?”朱元璋挑了挑眉毛,“怎么改?”
朱允熥胸有成竹:“现在的科举只考八股文章,太过死板。天下英才何其多,岂能只用一把尺子丈量?孙儿想在科举中增加实用科目,比如算学、格物、工程等,选拔出更多实用型人才。”
朱元璋沉思片刻:“此议甚好。朕早就觉得那些只会写八股文的书呆子治不了国。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此事阻力不小啊。”朱元璋叹了口气,“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根深蒂固。朝中那些老臣,大多是靠科举起家,让他们接受新制度,谈何容易?”
朱允熥笑道:“所以才需要皇爷爷的支持啊。有您老人家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小子就会说好听的!行,朕支持你。不过此事关系重大,需谨慎行事。先拟个方案,让朕看看。”
朱允熥大喜:“多谢皇爷爷!”
接下来的日子,朱允熥全身心投入到科举改革的筹备中。他花了整整一周时间,起草了一份详尽的《科举改革方案》,包括新增考试科目、评分标准、录取比例等多个方面。
方案的核心是:在传统经学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四个选考科目:算学、格物、工程和医术。应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个科目参加考试。每个科目分设不同的官职,录取后直接分配到对口的部门任职。
朱允熥将这份方案呈给朱元璋,获得了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