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此次出征至关重要。蒙古人凶悍异常,不可小觑。”朱元璋神情凝重,“你带领的神机营虽然装备精良,但毕竟是第一次实战,能否取胜,朕也没有把握。”
朱允熥自信地笑了笑:“皇爷爷放心,孙儿自有妙计。神机营的火枪威力极大,只要布阵得当,定能挫败蒙古骑兵。”
朱元璋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另外,朕听说你在江南开了个什么医学学堂,还亲自教授医术,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朱允熥如实回答,“孙儿在治疗肺热病时,发现传统医术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开办学堂,教授一些新的医疗方法。”
朱元璋若有所思:“朕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上次多亏了你,才从病榻上起来。朕想让你去太医院,把你的医术教给那些太医,如何?”
朱允熥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皇爷爷这是想为自己的健康多一重保障啊。
“孙儿遵命。不过,那些太医桀骜不驯,恐怕不会轻易接受新方法。”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就让他们服气!朕明日召集太医院众人,你当场显露一手,让他们心服口服!”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就被召到了太医院。
太医院位于皇宫内的一处幽静之地。院
内种满了各种药材,既是观赏,也是实用。
朱元璋已经在太医院等候,周围站着十几名太医,个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
“参见陛下!”众太医齐声行礼。
朱元璋摆摆手:“免礼。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一件要事相商。朕的孙儿允熥,精通医术,曾在江南开设医学学堂,救治了不少危重病人。朕想让他指点一二,你们看如何?”
此言一出,太医们个个面露难色。
太医院院使胡永康是个六旬老者,须发皆白。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太医院自大明建国以来,一直秉承祖训,精研医道。我等虽不敢说医术通神,但也自信不弱于人。晋王殿下年纪轻轻,恐怕……”
他的话没说完,已经表明了态度——不服气!
朱元璋早料到会这样,也不生气:“那好,今日就比一比,看看谁的医术更精湛!”
胡永康不敢违抗,只好点头:“遵旨。不知如何比试?”
朱元璋想了想:“这样吧,朕找几个患者,你们各自诊治,看谁的效果更好。”
很快,就有内侍领来了三个病人:一个是宫女,说是头痛欲裂,已经半月有余,吃了不少药都不见好;一个是小太监,腹痛难忍,面色发黄;还有一个是侍卫,膝盖受伤,行走不便。
“就这三人,你们各自诊治,看谁能彻底治愈!”朱元璋下令道。
胡永康信心满满,先去诊治那名头痛的宫女。他仔细把脉,观察舌苔,问了许多问题,最后诊断道:“这是肝火上炎,气滞血瘀所致。我开一剂清肝泻火、活血化瘀的方子,服用三日,当可痊愈。”
轮到朱允熥,他也上前诊脉,但没有用传统的把脉方法,而是直接询问宫女的症状。
“头痛的位置在哪里?是一侧还是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