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谟心领神会:“老朽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此事关乎国计民生,老朽愿为殿下奔走。”
朱允熥大喜过望:“多谢程大人!”
程谟摆摆手:“殿下不必言谢。老朽虽然脾气古怪,但最敬佩有真才实学的人。殿下这些发明,确实让老朽大开眼界。”
朱允熥见程谟态度软化,决定再进一步:“程大人,其实我除了这些发明,还有一首新作,不知当讲不当讲?”
程谟虽然是个理财专家,但也是个文人,听说朱允熥有新诗,顿时来了兴趣:“殿下请讲。”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开始吟诵:
“锦帛纷纷出妙机,不劳巧手自天成。
千里浮槎随浪去,万家灯火煮云蒸。
铁牛力大能耕地,铁马轻捷可行程。
愿献新奇皆国用,太平盛世展宏图。”
这首题为《蒸汽颂》的诗,描绘了蒸汽机带来的种种便利,以及朱允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程谟听完,连连点头:“好诗!殿下不愧才华横溢。这首诗写得极好,把蒸汽机的妙用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
朱允熥谦虚道:“献丑了,还请程大人指正。”
程谟摇摇头:“老朽哪敢指正,殿下的诗才已经名动京城了。老朽今日才知道,殿下不仅诗才了得,还有经天纬地之才啊!”
朱允熥见程谟已经被自己的才华和蒸汽机折服,趁热打铁道:“程大人,我准备过几天回京,想向皇爷爷禀报这些新发明。不知程大人能否在皇爷爷面前美言几句?”
程谟拍着胸脯保证:“殿下放心,老朽定当竭尽全力。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老朽责无旁贷!”
朱允熥大喜过望:“多谢程大人成全!”
此行第一个目标已经达成,程谟被成功拉拢。接下来,他还要去拜访兵部侍郎吴思谦和礼部尚书孟本。
吴思谦此人虽是兵部侍郎,但精通兵法,在军中颇有威望。据常升说,他最近也在杭州,是来检查水军操练的。
朱允熥决定故技重施,同样来个“三顾茅庐”。
第一次拜访,吴思谦正在城外检查水军演练,朱允熥特地赶去,却被告知吴大人正忙,不便见客。
朱允熥也不着急,留下一份礼物和一封亲笔信,便先行离去。
第二天,朱允熥又来拜访,这次吴思谦倒是愿意见他了,但聊得不多,主要是些客套话。
第三天,朱允熥再次登门,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红衣大炮的改良设计图。
吴思谦一看,顿时眼前一亮:“殿下,这是……”
朱允熥微微一笑:“这是我改良的红衣大炮设计图,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制作成本更低。”
吴思谦仔细研究着图纸,啧啧称奇:“殿下精通火器,当真令人敬佩!这种改良若能实现,我大明水军的实力必将大增啊!”
朱允熥趁机道:“吴大人,其实我还有一种更厉害的火器设计,叫做‘火枪’,只不过还没完全成型。不知吴大人可愿意和我一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