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意识的拿起朱允炆的卷宗,查看起来。
“二皇孙殿下召黄子澄、齐泰入宫……最终采纳黄子澄的提议,抽调尚衣监宫人,成立制衣坊……”
看着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朱元璋甚是满意的点头道:“咱这大孙子,好样的。”
比起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其他的提议,可以说制衣是赚钱最辛苦的生意。
从采购原料到成衣,至少需要数十道工序。
以允炆大明皇孙的身份,明明可以轻松的赚钱,最终却选择最难的赚钱方式,可见他这位好大孙,行事足够沉稳,不急功近利,这正是他最欣慰的地方。
毕竟他让好大孙去赚钱,是为了通过完成抽取的任务赚取明君点,至于能赚多少钱,他并不是太过于在意。
至于三皇孙朱允熥?
朱元璋压根就不指望这个孙子能有什么出息。
不过既然被系统选中了,即便他不看好,还是拿起了记录朱允熥的卷宗查看起来。
“三皇孙朱允熥出宫前往开国公府……一首【临江仙】火遍金陵城……”
原本漫不经心的朱元璋,在看到朱允熥作的诗词,在常升的宣传下,只用了两个时辰火遍金陵城,顿时令他眉头微皱。
胡闹!
允熥不懂事就算了,常升怎能陪着他一起胡闹?
别人不知道他这皇孙是什么品性,他还能不清楚?
不学无术!
整日在学堂上睡觉的朱允熥,能作出什么好诗?
所谓的火遍金陵城,恐怕是常升仗着开国公的身份,威逼各大书院的学子昧着良心赞誉,才得来的名气吧?
这常升为了给朱允熥博名气,当真是什么事都敢做?
这若是不惩处,任由其为所欲为,金陵城岂不是乱套了?
“给咱去把常升带过来!”
至于朱允熥利用诗词博取名气的目的是什么,朱元璋已经懒得去看了。
感受到朱元璋的怒火,蒋瓛心中一惊,开国公到底做了什么,竟然让陛下如此震怒?
他心中虽然疑惑,却不敢多言,急忙躬身领旨:“是,皇爷。”
退出谨身殿后,蒋瓛带着一帮手下直奔开国公府而去。
……
开国公府内。
常升雷厉风行的安排完制作琉璃的事宜后,刚坐下来准备吃饭,管事一脸慌乱的跑了进来。
“国公爷,锦衣卫指挥使蒋大人带人来了……”
蒋瓛怎么来了?
常升心中疑惑,却不敢怠慢,急忙起身亲自去迎。
他虽然贵为大明开国公,身份比蒋瓛高贵了无数倍,但架不住对方是陛下的亲信,哪里敢托大?
而且蒋瓛不管出现在哪位朝臣的府邸,这人铁定要倒霉。
心中有些忐忑的常升刚走出正堂,就看到蒋瓛带着数十个锦衣卫冲了进来,不等他开口,只见蒋瓛大手一挥,“奉陛下旨意,缉拿开国公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