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宇宙鞋子 > 第57章 改变颜色的十七次失败(第1页)

第57章 改变颜色的十七次失败(第1页)

"在科学突破的道路上,失败往往比成功更有价值。"李默盯着实验台上那块顽固地保持着原本灰褐色的石英晶体,轻声说道。

成功创造出第一块悬浮石后,团队的信心空前高涨。下一个目标本应是探索时间信息场,但在一次日常讨论中,林小雨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既然我们能改变物质对基本力的响应,为什么不先尝试些更简单的?比如改变物质的颜色?"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团队的支持。相比于操纵重力或时间这样的基本力场,改变物质的颜色似乎是一个更为基础、风险更低的应用,也许能成为量子特性工程的一个理想教学案例。

"从理论上讲,物质的颜色是其与电磁波交互的结果,特别是可见光谱段的吸收和反射模式。"李默在白板上画出了光的波谱图,"如果我们能修改物质量子信息结构中负责与电磁波交互的部分,就能精确控制其颜色表现。"

玛丽亚表示赞同:"相比重力修改,这应该是个简单得多的任务。我们之前已经成功改变了材料的导电性和透明度,这些也都是电磁相互作用的范畴。"

"更重要的是,"张磊补充道,"这可能有巨大的实用价值。想象一下可编程颜色变化的材料在显示技术、艺术创作甚至建筑领域的应用。"

项目很快启动,团队制定了一个看似合理的技术路线:

1。选择稳定的晶体材料作为测试对象

2。使用量子接口系统分析其量子信息结构

3。识别负责颜色表现的量子信息层

4。设计QuantumScript命令修改这一信息层

5。逐步实现从单色改变到精确颜色控制

"这应该是我们最轻松的一次探索,"李默笑着说,"毕竟,改变颜色在常规物理和化学中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然而,接下来的三周里,团队经历了一系列令人沮丧的失败。

第一次尝试:量子信息对称性干扰

团队选择了一块高纯度的无色石英晶体作为首个实验对象。目标很简单:将其变成蓝色。

"石英晶体有高度规则的量子信息结构,"李默解释道,"理论上应该是最理想的起点。"

玛丽亚编写了第一版QuantumScript程序,专门针对晶体中负责光吸收的量子信息层。经过三天准备,团队进行了第一次实验。

量子接口系统启动,晶体被置于中央,李默激活了程序。然而,当10分钟的处理完成后,晶体依然无色透明,没有丝毫变化。

"这太奇怪了,"玛丽亚检查着数据,"量子信息确实被修改了,但晶体对光的响应没有任何变化。"

张磊进行了详细分析后发现了问题:"晶体内部形成了量子信息对称性结构,我们的修改被晶格的固有对称性'抵消'了。这种情况在重力实验中没有出现。"

第二次尝试:强制突破与结构破坏

第二次尝试中,团队增加了量子信息调制强度,试图突破晶体的对称性防御。这一次,晶体表面确实出现了淡淡的蓝色——但仅仅维持了不到一秒钟,随后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断裂声,晶体从内部裂成了几块。

"强行突破晶体的信息对称性导致了物理结构的不稳定,"李默分析道,"我们需要一种更精细的方法。"

第三次尝试:模拟自然色素

团队转向了模仿自然界色素分子的策略,试图在不破坏材料结构的情况下引入颜色。

"自然界的颜色大多来自特定分子结构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林小雨指出,"也许我们可以在量子信息层面复制这些结构的光响应模式。"

这个方法看起来很有希望,实验中晶体确实呈现出了淡蓝色。然而,颜色极不稳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从蓝色逐渐转为绿色,然后完全消失。

"这是量子信息层的自我修复在起作用,"李默解释,"我们引入的'人工色素信息'被系统视为异常,逐渐被清除了。"

第四至第十次尝试:材料多样化尝试

接下来的几次实验中,团队尝试了各种不同材料:金属、塑料、陶瓷、甚至有机玻璃。结果各不相同,但都未能达到稳定改变颜色的目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