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闹旱。”
五个字砸得人群炸开了锅。
“雨水不是挺足吗?”
“麦子长势多好啊!”
“里正您别吓唬人。。。。。。”
“都闭嘴!”钱老汉跺着脚吼,“当年大旱前麦子比现在长得还旺,结果呢?土里水汽还没蒸锅里的馒头耐熬!”
罗里正抬手压下骚动:“苏家丫头,你既然从京城听说了此事,可有什么新鲜主意?”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聚过来,这消息竟是小苏家刚回来的丫头传来的?
苏念站起身来,她昨晚翻了半天系统,倒是真让她找到一些抗旱的法子。
干旱还有半个月才开始,最好的法子,便是在现在种一些便宜的耐旱作物。
她挺直脊背,从容不迫的开口:“我在京城时,见过番邦商队带来的回回豆,耐旱易种,清明播种,小暑即可收获。在京城,一斤回回豆可换五斤粟米。”
“藜麦,同样耐旱,青穗就能食用,谷雨至处暑便可收两季。”
“还有种叫红花的药材,叶片带蜡锁水,这个虽然不能吃,但是一斤红花能换五十斤粟米——”
“胡闹!”赵老汉猛地拍桌,“麦子都快保不住了,种劳什子番邦豆?”
“回回豆能在旱地长,红花更是不怕晒。”苏念继续说,“这两种都是药材铺高价收的,比种麦子划算。”
人群里冒出冷笑:“说得轻巧,谁见过这劳什子豆?”
“就是!万一种不活咋办?”
“咱们祖祖辈辈都是种麦子的!”
苏念攥紧袖口:“回回豆三个月就能收,根扎得深能固土。红花晒干能入药,花瓣还能染布——”
“丫头片子懂什么农事!”孙老汉抱着胳膊嚷嚷,“你说能卖高价,要是赔了本你赔钱啊?”
眼见村民越说越偏,罗里正使劲朝地面砸了一下木拐杖:“安静!消息是苏家丫头提供的,没有她你们怕是现在还乐颠颠的等着丰收!”
见众人安静下来,罗里正转头看下苏念:“苏家丫头,若是咱们村种你说的那几个作物,你可知道去哪里买种子?”
苏念昨天试着购买过,只是当时系统提示每种作物一次最多购买50份,也就是50斤,下次购买则要等一个月后。
她回答罗里正:“知道,只是数量有限。”
思虑片刻,罗里正下定决心,她环顾整个晒谷场,浑浊的眼睛里顿时精光四射,一股无形的气势弥散开来:
“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咱们村的人都是因为旱灾聚在一起的。”
“当年我们刚到这时,家家户户都一穷二白,咱们用几个铁锹开荒、种地,有了收成后官府这才承认我们黄土村。”
“如今又要闹旱,没人敢保证一定会有,但是提前准备,总是不会错的。”
“地里的麦子继续种,苏家丫头说的作物也要种!”
她停了停,看着村民们又继续说道:
“后山那里至今还有几百亩地闲着,官府一直鼓励开荒耕种,但往年家家户户都只顾得上种自己的地,无人开荒。”
“但今年有旱灾威胁,若是真来了,种小麦至少要减产一半以上!”
“所以,咱们村要开荒种地!”
“当年咱们都能开荒,现在比当时条件好太多了,自是也能!”
“从今天开始,咱们村就去轮流开荒,就种苏家丫头说的几种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