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小镇 > 第九章(第1页)

第九章(第1页)

陈总没有给她公正的“审判”,但是给他们文旅小组倒是凑齐了一个小队伍,队伍里领头组长——陈晨,以及成员秦路明、朱敏。秦路明是教物理、朱敏是教英语的,虽然大家在一个机构里,但是其实同事之间并不熟,大家各自上各自的课,周芝芝除了知道秦、朱二人教什么学科,其他的一概不知。听说人都是陈晨挑的,她很好奇,便去问陈晨:“小陈组长,为什么选秦路明和朱敏呀?”

陈晨说:“秦路明是现在留下来的男士里,喝酒最能喝的一个。而朱敏,她老家就在潭州市,对地方比较熟”。

她还没对这两条的重要性有什么切身的感受,第二天,他们小组就出发去了潭州市,她马上就见识到陈晨的不一般。

潭州市地处长江流域,夏天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难耐,整个人就像在高压锅里一般难受。一出机场,四人都感觉热浪往自己脸上扑,朱敏这个本地人都有些受不了,幸亏她对路熟悉,迅速找到了租好的车停的位置。

这下就显示出带本地人的优势来,对于车路方言都熟悉。陈晨急的直看手机,催着司机:“能快一点吗,跟商务局约的时间是10点,现在都8点45了”,一边说,一边撇嘴,瞪了周芝芝一眼。

周芝芝低头,这是她第一次出差,就带了个大行李箱,不仅带了随身衣服,还有一次性马桶垫、一次性床单等等东西,她选择了托运。但是,没想到陈晨、秦路明和朱敏都是带了个20寸的小行李箱,直接随身拎上飞机,飞机到达后,直接下飞机就可以走。但是,一行人为了等她的行李箱,拖了15分钟,直接耽误了时间。

她并不知道,出差不要托运的道理。耽误了大家时间,她也很羞愧。还好这时候朱敏打圆场:“我们潭州市小,陈组长不用急,15分钟到商务局也够了”。

具体的工作对接,是周芝芝在干。她在手机上,跟商务局刘处共享定位,显示还有10分钟的路程。小城上午十点左右果然不堵车,到了商务局,刘处站在门口迎接他们一行,周芝芝看了下,刘处跟微信上出入还挺大,微信上用了一个风景画的头像,其实人看着还挺年轻,肉肉的圆脸,简单的寒暄,又小跑着去摁电梯,嘴里念叨着:“贵客、贵客”。

到了7楼,商务局的东侧楼的一个会议室,于局早就坐在里面,陈晨踏出一步跟于局握手:“于局长好”。

于局也客气道:“陈总远道而来,辛苦了,特别是在潭州这么热情似火的时候。”

陈晨:“是的啊,我们小朱是本地人,都被家乡的火热,吓了一跳”。

朱敏马上上前一步,跟于局去握手。

于局说:“我们潭州把这么漂亮能干的妹子,培养了送给新成长公司,支持新成长公司发展,贵公司一定要多给我们潭州发展机会,大家互惠互利!”

陈晨马上说:“那是当然的,所以我们董事长宋春风也格外重视这次考察,反复叮嘱我们,说我们这次在潭州市的项目合作,是新成长公司的转型实验,也希望潭州市能多支持关心。”

双方寒暄完,就进入到座谈,潭州市那边介绍了一下这次考察路线到几个点,和潭州市的基本情况,潭州市位于中部某省的西部,山林丛生,少数民族众多,总体来说,gdp排名在省里靠后,招商引资不佳,地方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财政自给率不高,在地方化债压力剧增的背景下,对所有来的客商,都抱着热情的态度。交通上面,有一个机场,主要为了方便游客,高铁直到去年才开通,离省会高铁还需要3个多小时。教育水平也欠佳,而且人口净流失,培养出去的大学生,很少有愿意回家乡的,朱敏这样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的,在潭州市确实属于凤毛麟角,与局长刚才说“把潭州最好的人才输送给新成长公司”,也不算夸张的话。

这样一个边陲小城,依靠周芝芝仅有的高中地理的记忆,发展旅游堪忧:区位优势没——离城市群和省会城市较远;交通优势没——高铁才开通且线路少,高速路修建成本高;经济优势没——政府财政紧张;人才优势没——大学生都不愿意回来,人口净流失。

这样一个充满“坑”的地方,怎么就被陈总点中了!所以,专业的事儿,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干。陈总这完全是乱弹琴。周芝芝心中不禁在骂陈总。

唯一指望的优势,就是潭州这里本身的文旅资源禀赋好。这还真的可圈可点,于局长激情介绍了20分钟,这次考察去的几个点,不仅有风景如画的景区,以及苗寨特色,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土司楼遗址。

周芝芝来之前就查了资料,也跟一些朋友打听过,才直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难度之大。

果然于局长重点介绍了这个土司楼:“当初申遗,可是副省长亲自拍板,从北京请的大专家,来做的申遗文本,费了可大的劲儿了,但是我们的东西好啊,那硬实力在那”。

中午简单吃了一个工作餐,下午就出发去考察。于局长下午还有会,考察由刘处全程陪同,文旅局也派了个科员范东东来,协调这些景点。第一站就是土司楼,虽说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却没有寥寥几人在看,显得空空荡荡的,管理处早就在等着了,有一个讲解员从头到位把土司楼的历史给大家讲了遍,一行人听的频频点头,周芝芝都觉得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

范东东说:“这个土司楼,当初可是副省长去北京找的专家来搞的,废了可大的劲儿”。

陈晨说:“世界文化遗产,肯定难呀,芝芝你说是不是?”

陈晨递话给周芝芝,周芝芝却愣住了,虽然她从小学习名列前茅,但是“功利主义”特别明显,是个“刷题王”,对于考试之外的知识,她了解不多。大学是汉语言文学毕业,时间多花在兼职打工上,工作之后地铁上下班多看的也是为主小说,对于历史人文类的知识,扎扎实实是她的短板。

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只能照葫芦画瓢,把土司楼遗址搜索到的资料说了一下,干巴巴的,强行换话题拍马屁:“领导还是有眼光,慧眼识珠,决定拿土司遗址申遗”。

范东东却笑了,指着一堵墙,说:“领导有魄力,但是看上的却是专家,当时一个博物院的院长来了,指着这堵墙,说单凭这个墙就可以申遗,院长说‘300多年前的土遗址,至今墙面不长一根草,墙底没有一个洞,世界上能见几处?’副省长一听,就说,‘省里还没有世界文化遗产,建议省政府组织文化遗产考察团,看看怎样才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才有了后来的这个事儿,还去北京找了大专家来做规划,大专家说,有这个墙还远远不够,申遗最重要的是价值提炼,有突出的、稀有的、唯一的、普遍的价值,对当今人类社会要有借鉴意义。请了专家,一共申报了十几个课题,从这些课题中才提炼出中国土司制度的独特价值‘齐政修教,因俗而治’。13至18世纪,中华元明清帝国秉承‘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理念,对中国西南多民族地区实施管理,增强了少数民族族群对国家的认同感,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又促进了各民族交流,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传承。这是东方管理智慧,对当今统一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刘处却叹了一口气:“申遗过去也十年了,现在这里还是4A级景区,旅游市场却没有做起来,游客稀少,没有多少人来看。我们也觉得期待和现实落差很大,所以这不,也请你们文旅公司来把脉,看怎么弄。”

陈晨客气了几句。下午考察完,晚上潭州市安排了商务接待,客商招待是可以饮酒的,于局就在开餐的时候坐了一会儿,敬了大家一杯,然后就匆匆赶去另一个场,走之前叮嘱刘处一定要把大家招待好,这时候秦路明的作用就显现了,他一个西北汉子,酒量大,一个人应付了刘处带来的招商局众人。

散局的时候,刘处还在念叨:“这大城市就是大城市,人才就是多,技能还这么全面,羡慕啊羡慕。”

一天跑下来,周芝芝疲惫不已,到酒店已经晚上9点了。她心里还有些失落,陈晨、朱敏、秦路明的作用都显现出来了,就她在这个团队里,显得毫无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