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间到了那罗僧诃城,遇到一队客商,结伴向东进入波罗奢大森林。
这森林无比茂密。树木高大,密集的树冠层浓荫蔽日,穿进在森林中,阴暗潮湿,道路都被落叶密密盖住,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洒在路上。脚踩上去,一层厚厚的腐殖质,有种软软的感觉
行走在森林里,仿佛进入一个垂直的空间。各种各样的植物不时映入眼帘。高大的乔木挺拔,竭力往空中生长,树枝都如人之四肢一样展开,粗长的树叶长在枝条上,非常坚韧。藤蔓绕着树干,缠身在树干上,又下垂,各种藤蔓交织在一起,编成为密密的帘一般。
一棵连一棵的大树下,间或有些草本植物,开着花,也叫不出名字。
森林是一个静寂的世界。不时从密林中传出鸟叫声,更增添了静寂的感觉。
客商们埋头行进,他们常年出入于这个森林,知道穿越森林的凶险,个个都警惕地瞪大双眼,竖着耳朵,生怕从密林中窜出什么猛兽。
前方道路变得开阔,阳光也明亮起来。
能自对能净说:“终于见天日了,一路上,我都不敢说话,安静得吓人。”
眼看就要穿出森林了,客商们也开始有说有笑。
能清紧紧地挨着师父,生怕有点闪失。
正所谓怕啥来啥,森林猛兽没出来,倒是迎面出来了一伙人。
这是一伙拦路抢窃的盗贼。
这伙盗贼用刀逼住所有人,把所有人的衣服资财统统抢走,挥刀把众人驱赶到一个洼地。
明晃晃的刀下,没有人敢反抗。
洼地里长满了蓬棘藤萝。
能清左右观察,发现刺林中有个水洞,正好能容一人通过。便悄悄地对能净、能自耳语一番。
能净、能自走在前面,待能清行到那洞前,便大声嚷嚷起来,客商们也聚在一起骚动。
盗贼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能清一把拉过师父,二人迅速钻进洞,又迅速从洞中钻出,向东南飞奔。
奔跑二三里路后,遇到一个婆罗门在耕地,就告诉他有盗贼抢劫。他听说后大吃一惊,立即向着村庄的方向吹起螺号,八十多人闻声而动,都拿着武器,急忙赶到遇贼的地方。
盗贼们正在分赃,看到来者人多势众,便带着赃物一哄而散。
玄奘吩咐村民给众人松绑。能净、能自看到能清,顿时眼泪汪汪,说:“猴哥,再慢一点点,师弟就身首异处了。”能清安慰到:“佛祖在上,这不就得救了吗!”
三师兄弟又笑又哭,悲喜交加。
资财全失,差点连命都搭上,客商们都伤心流泪。玄奘劝慰他们:“人生最贵的只有性命,既然性命已经保全,此外还有什么可忧虑呢?我国古书上说:‘天地大德为生,圣人大宝为位。’生命尚在,则大宝不亡,区区衣物资财,何足忧虑吝惜。”客商们由此醒悟过来,悲戚情绪稍得缓解。
一行人在村庄留住一宿,第二天来到磔迦国东境,到达一座大城。
在城西北有一大片庵罗树林,林中是一个大庄园,里面居住着一位年高德劭的婆罗门。这老学者,也不知有多高年纪,身材魁梧,学识通达,精通《经百论》《广百论》诸论,善解《吠陀》等书。身边两个侍者,年岁也大了,也是学问高深的人。
玄奘与他们相见,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
因为玄奘师徒被盗贼抢劫,衣物行李都无存,婆罗门就派出一位侍者,到城里去,请信仰佛教的人为玄奘师徒准备斋饭。
城中有几千户人家,信仰佛教的人很少,崇奉外道的人很多。
玄奘还在迦湿弥罗时,声誉就已经远播,印度诸国都知道他,那位侍者在城中高声喊道:“大唐国高僧来此,在附近被盗贼所劫,衣物尽失。大家应当知道,此刻正是供养积福的时候。”
听说是高僧玄奘,很多信奉外道的邪党改信佛教,城里有好些游手好闲、鸡鸣狗盗之徒,估计有三百多人,纷纷携带食物、持斑氎布,恭恭敬敬地来到玄奘住所,跪拜问候。
玄奘为他们祝福,并讲说因果报应的道理,鼓励他们弃邪归正,改恶从善,自食其力。这些人从来没有听过如此尊重他们的话,深受鼓舞,相对笑语,舞跃而归。
年长的婆罗门感叹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这还是头一回见到的事。”
玄奘把所得的氎布分给大家,余下的全送给年长的婆罗门。
这婆罗门是龙树菩萨的弟子,亲承师说,对经论的解说甚是简明扼要。平时轻易不收徒授课,见到玄奘如此高雅不凡,主动给他讲《经百论》《广百论》,为此,玄奘在这庄上停留了一个月。
有诗证曰:幼日示弱擒强敌,无间地狱轮不回。世俗胜义二谛真,鸡鸣狗盗舞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