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译本 > 第十四回 嚈哒灭国称福地 殑伽河畔窥殉葬(第6页)

第十四回 嚈哒灭国称福地 殑伽河畔窥殉葬(第6页)

跟着抬尸体的担架,村民形成了一队行列。

能自忍不住,拉住队伍后面的村民,问:“这是往哪里去?”村民很奇怪地看他一眼,能净忙介绍:“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僧人,不懂这里的礼俗。”

村民说:“我们要把这个人送到阎牟那河,在阎牟那河边为他举行葬礼。”

能净、能自听了,双手合十,道声“阿弥陀佛”,村民跟上前行的队列。

留下能净、能自在原地,望着渐行渐远的送葬队伍。能自好奇,问能净:“师兄,我们可否去看看?”

能净也好奇,就说:“好,我们去见识一下。”

二人跟着送葬的队伍,一直走到河边。

只见河边架起一堆木材,上面搭出一个平台,送葬的队伍将担架停下来,一个婆罗门祭司上前念了些什么,然后向尸体洒水。

洒完水,抬尸体担架的人又将担架抬起,围着那堆柴正转三圈,又反转三圈,然后将遗体台上架好的柴堆上。

接着,一群人架出一个梳妆好的妇人,那妇人好像完全是个无知觉的人一样,听凭摆布。这些人将她放在停尸台上,按住她,用绳子绑住。

能净、能自不知把这妇人绑在停尸台上干什么。

准备停当,法号响起,婆罗门的僧侣们开始诵经,一群人提着木桶,向柴堆浇油。

一个人走出来,手持火把,念念有词,也围着柴堆正转三圈后反转三圈,然后在尸体头部方向的下方将柴堆点燃。

不一会,熊熊烈火烧起来了。

吓得能净、能自慌不择路,赶紧逃开。

跑了一阵,才与师父和师兄能清相遇。

喘息半晌,能净说:“师父,我和能自在前面碰到了一件事。”

玄奘奇怪地看着他们,能自迎上去,把怎样在村里看到村民处理尸体,又怎样和能净一起到河边,又怎样看到村民架起柴堆焚烧尸体,还有大活人一块烧的事,向师父说了。

能净待能自说完,便说:“师父,弟子不明白这些村民为什么要把死者抬到河边去,路上,村民全都念念有词,弟子也听不懂。”

玄奘明白,能自和能净碰上了外道村民的葬礼。

他问能自记不记得在窣禄勤那国殑伽河畔的事,能自想起了诸外道宣扬的殑伽河水洗掉肮脏和各种过失,骨灰洒到河里可以直接升入天堂的说法。

玄奘告诉徒弟们,在印度,除了佛教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各种外道流行。这些外道大多宣扬殑伽河能洗净罪孽,所以人死后,很多地方都把尸体抬到河边火葬。

能清说:“在我们大唐,命终后沐浴、更衣、设灵位、伴灵、纳棺、出葬,都有固定的礼仪,印度有没有这方面的礼仪呢?”

玄奘说:“还是有自己的礼仪。”

在印度,信仰婆罗门教的人死了,村民都要向死者的家属致哀。人死后,从哀悼的那天起,死者家属就停止做饭,不动烟火。

悼唁后,人们把尸体抬到河边焚烧,焚烧前,要让死者的双脚碰触河水,用河水净身,表示洗净前生的罪孽。

在运到河边的路上,送葬的人要诵经,诵读祈祷词,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死者的骨灰最后撒入神圣的殑伽河,随水而去。

能清又问:“师父,弟子还不明白,为何这些人死了,一定要选择火化呢?”

玄奘解释道:“这就牵涉到印度人关于世界构成的元素问题了。”

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世界由土、水、火、风、空五种元素构成,人的身体也由五元素组成。人的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只有通过火化,才能使灵魂得以释放,进入天堂,或者转生为更高级的生命形态。

至于那妇人,玄奘告诉徒弟们,这一定是死者的遗孀,在印度很多地方,死者的遗孀是要殉葬的。

这个陋习使人感到非常残酷。

玄奘又告诉他们,在印度,有三种葬俗。一是火葬,能净和能自看到的就是火葬。还有水葬,就是尸体抛入河中,任其漂泊。又有野葬,就是把尸体丢弃在林中,喂饲野兽。这些是人死后的葬俗。

又有老人,感到自己死期将近,又染上重病,受罪吃苦,自愿离开人间。于是亲朋好友就聚会在一起,吹乐奏曲,为其离世践行,然后将他载入船中,驶到殑伽河上,到水深之处,投水自溺,声称如此能升天。

听到这里,能清突然想起一个问题,问道:“师父,在我们大唐,君主死后,后人都要给他个谥号,印度这边有没有这类规矩呢?”

玄奘说:“印度这边和我们国家不一样,这边的君主都是生前立下歌功颂德的名号,死后没有谥号。”

能净和能自在无意间闯进一场的葬礼,使他们感受到人类对生命形态的认识,一时感慨良多。

有诗赞曰:四国相争归戒日,殑伽福水寻福德。提婆菩萨斥外道,诸法本空过往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