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译本 > 第十二回 嚈哒大族王毁佛 波罗奢森林遇盗(第4页)

第十二回 嚈哒大族王毁佛 波罗奢森林遇盗(第4页)

但还没过上一年,大族王就死去了。其时云雾昏暗,大地震动,狂风大作。

当时已证得佛果的人哀怜地叹息说:“枉杀无辜的人,毁灭佛法,必将坠入到无间地狱中,在轮回中流传不息。”

僧人讲完,悲伤得再也说不出话。

能清、能净、能自从僧人口中知道了磔迦国和迦湿弥罗国以及健驮逻国佛教兴衰的故事,一时也不知说什么为好。

病恹恹的僧人挥挥手,能净对能清说:“猴哥,我们回吧。”

三人回到寓所,半醒半睡地过了一晚。第二天,他们也没给师父讲昨晚的事。玄奘说:“今天去看看奢羯罗故城。”

从都城向西南行走十四五里,到达奢羯罗故城。

奢羯罗故城,故址在今巴基斯坦东北部的锡亚尔科特。6世纪前期嚈哒王曾建都于此。

走近奢羯罗故城,城墙虽然已毁坏,墙基还算坚固,周围二十多里。里面另筑有小城,方圆六七里。居民富饶,这里是这个国家的故都。

奢羯罗故城中有一座寺院,僧徒有一百多人,都学习小乘佛教经书。

步入佛寺,一僧上前接住,双方互相施礼,能清介绍说自己来自大唐,师父带着徒弟来佛寺观瞻。寺僧前面引路,带着玄奘一行先到世亲菩萨撰作《胜义谛论》之处。

能自看到世亲菩萨写作《胜义谛论》的标识后,忽然想起在健驮罗国也看到过世亲菩萨的居室,想不起世亲菩萨在那里写了什么,问能清,能清说:“世亲菩萨在健驮罗国的佛寺里写了《阿毗达磨俱舍论》。”

玄奘对他们说:“世亲菩萨学识可渊博了。他老人家早年致力于小乘佛教的研读,《阿毗达磨俱舍论》就是他研究说一切有部的一部专著,为大众宣说讲解,被人称为聪明论。”

能净问道:“师父说世亲菩萨早年研读小乘佛学,未必他老人家后来又研读大乘佛学了?”

玄奘道:“正是如此。后来,世亲菩萨的兄长无著菩萨劝导他学习大乘经典。世亲菩萨从《华严经》入手,乃舎小如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与无助菩萨共同创立了唯识宗。”

寺僧引导着,不一会来到寺院旁的佛塔下,这塔高二百多尺。寺僧介绍说,过去四佛曾在这里说法,寺院周围还有四佛散步场所的遗迹。寺院西北五六里处有座佛塔,高二百多尺,是无忧王所建造的,过去四佛也曾在那里说法。

观瞻完毕,玄奘询问附近还有哪些圣迹,寺僧告诉他,新都城东北十多里,有座高二百多尺的石佛塔,也是无忧王所建造的。

告辞寺僧,玄奘又带着徒弟们前往石佛塔,这里是如来佛前往北方施行教化途中停留的地方。据说佛塔中有许多舍利,斋日期间,不时会放射出光芒。

能清一路上都在思索胜义谛的问题,瞅准时机,问师父:“师父,世亲菩萨写了《胜义谛论》,弟子不知胜义谛是何意思?”

玄奘走在中间,能清、能净一左一右,能自在后头,师徒边行边说,玄奘说:“能清提出的问题说来话长,而且非常深奥。”

能净说:“师父,徒弟们愚笨,师父捡浅显的给弟子们说。”

玄奘便说:“我佛在舍卫城时说,入道在世间,亦有二谛。不过佛只说有二谛,究竟这二谛怎么解说,佛并没有仔细解过。”

能自性急,插嘴道:“那可怎么办?”

玄奘说:“二谛都是我佛关于缘起性空的妙解。”

能清问:“师父,缘起性空是不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缘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所有事物不过是因缘聚合的结果,所以叫性空。”

玄奘表扬能清有慧根。能清有点不好意思,又问:“二谛如何解呢?师父。”

玄奘继续说:“二谛一为世俗谛,另一个就是胜义谛。世俗谛是世间众生所认识的道理,它是众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也称世谛。胜义谛是超越世俗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真理,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象,而是对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的认识。由于它超越了具体的物象,是事物真实无妄的理体,所以也称真谛。”

能清又问:“师父,大众中有僧有俗,世谛和真谛如何面对僧俗呢?”

玄奘答道:“世谛是关于世间种种事项的真谛,就是世俗之人所知的道理。所以对世俗之人说法就用世谛,比如劝人行善,尽忠尽孝。对出家人开示佛法,就要讲说理性的真谛,所以讲出世用真谛。”

能净似懂非懂,问:“师父,那世谛与真谛岂不是互相对立了?”

玄奘答道:“徒弟们,记住,谛的本来意义是真实。世谛与真谛并不是两个对立的真理。真谛是从空性角度认识事物,世谛是从现象角度认识事物。他们实际上是事物的两面。”

能净还是不懂,玄奘左右看看,路边野花开放,吩咐能清摘一枝,拿过来,说:“你们看,师父手里拿的是什么?”

能自说:“一枝野花。”

玄奘问道:“你们看到这枝花想到什么?”

能净、能自迷惑不解。

能清却拍手笑道:“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师父手拈之花,是真实的现象。师父让我们去想由花想到什么,是让我们从花开花落明白生死的因由。”

玄奘颔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