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百度 > 第十三回 汉封国高僧论蕴 秣菟罗猕猴献蜜(第5页)

第十三回 汉封国高僧论蕴 秣菟罗猕猴献蜜(第5页)

蜜胜长大后,果然向父母要求出家求学佛道。

出家后,蜜胜很快取得罗汉果位。阿难很是不解,便问佛祖:“别的僧人获得罗汉正果,都要很久的历练,为何蜜胜这么短的时间就成了正果?”

佛祖告诉他:“当年那个死去的猕猴,就是现今的蜜胜。而死去的猕猴,又是迦叶佛时的年少比丘。”

能净打趣道:“师兄,这个说的是你了。猴哥转世,在这里得到证实。”

能清也觉得有趣,欣然接受猴哥的诨号,还跳到池边,抓腮搭瞭蓬,作猴步,叫到:“猪弟,请随我来!”猛然跌倒,又翻身站起,跳到师父跟前,双手作捧状,大家都被弄得呵呵直笑。

大池不远有一片树林,据说有过去四佛散步的遗迹,旁边则是舍利子、没特迦罗子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修习禅定的地方,都建有佛塔。如来在世时,多次云游到这里说法。这些地方,都有标识指示人们去观瞻。

观毕,返回寓居的寺院。歇息一番,又启程前往萨他泥湿伐罗国。

从秣菟罗向东北行五百多里,便是萨他泥湿伐罗国。

萨他泥湿伐罗国,在今恒河支流朱木纳亚穆纳河,也称朱木拿河的上游。

玄奘问弟子们,还记不记得印度的大致区域分布。能净抢着说:“师父说过,印度分东、南、西、北、中五印度。”

玄奘点点头,说:“我们从波里夜呾罗开始,就进入中印度了。萨他泥湿伐罗国是中印度的一个大国,方圆七千多里,听说这国人民富裕,号称‘自在之国’,你们要注意点礼数。”

能清说:“猪弟,你数一数,我们在北印度经过了哪些国家?”

能净愣了一下,晃晃头,掰着指头历数:“滥波国、那揭罗曷国、健驮逻国、乌丈那国、钵露罗国。”

能自也来兴趣了,接着掰指,说数到:“还有呾叉始罗国、僧诃补罗国、乌剌尸国、迦湿弥罗国。”

能净接上去:“半笯嗟国、曷逻阇补罗国、磔迦国、至那仆底国、阇烂达罗国、屈露多国、设多图卢国。”

能自伸伸舌头,“不得了,我们一路走来,北印度一共经历了十六国。”

能净问能清:“猴哥,在北印度学习了哪些高深学问?”

能清答道:“那太多了,什么五蕴、唯识,三明六神通,还有很多小乘学说,我们跟着师父都多少了解了一些。”便向着玄奘,打躬作揖,能净、能自也连忙跟着感谢师父一路的教诲。

玄奘摆摆手,说:“你们道行还差得远,中印度是佛陀诞生和成道的地方,他众多的弟子们也生活在这里,几乎到处都有圣迹,圣僧贤士很多,一路要留心学习。”

能清说:“师父教导得是。”又问师父中印度大约指的是哪些地方。玄奘告诉他们,中印度大致范围是殑伽河中游一带。这一带,正好在印度中部地区,所以东晋高僧法显说这地区“名为中国”,“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

说话间,到了萨他泥湿伐罗国境内。入境,果然看到一条河流,河两岸平原广阔。玄奘看河岸风景宜人,便停下来稍作歇息,吩咐能清前面打探一下。

能清挥手叫能净:“猪弟,快走。”两师兄弟一前一后地前面探路。

一路暑热气候,所见的风光与北印度大不相同。卡瓦草、柠檬草遍布原野,高大的热带乔木连缀成林。

走到路上,能净对能清说:“猴哥,你感到奇怪没?这河岸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居然没几个人整理农田,田地里庄稼长得茂盛,但看起来没有人去管理一样。”

能清也说:“真的奇怪。我们找个人问一问。”

行不多远,便见路旁有屋舍。能清走到门前,敲敲,吱呀一声,开了门,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出来,能清和能净连忙施礼,说:“施主安好!我们是东土大唐玄奘法师的徒弟,到印度来取经,路过此地。敢问此地有什么风俗讲究,我们也好入乡随俗。”

那主人见东土来的僧人礼貌可亲,便将二人迎进屋,介绍说:“感谢佛祖,我们这国,气候虽有点暑热,但还算温和。”

能净便问:“贫僧一路走来,见到土地肥沃,却没有多少人稼穑,这是何故?”

主人答道:“我们这里的人,大多都在经商逐利,各地的珍奇财货都聚集在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这里家家富裕,竞相奢华。务农既辛苦收入又少,所以你在农田里看不到几个人。”

能清又问:“敢问施主信不信佛?一路上,贫僧没见到佛寺呢。”

主人说:“我们这里的人,喜欢摆弄幻术,崇尚异能。有百多所天祠,崇信异道的很多。也有拜佛的,但人不多,有三所寺院,僧徒七百余人。都是修习小乘教的。”

能净“哦哦”地应了一句。

能清又问:“国家有什么圣教遗迹没有?”

主人回道:“都城西北有座佛塔,高二百余尺,据说很有些来历。”

能清、能净告辞主人,赶忙后转,和师父汇合,把打探的消息一一向师父说明。玄奘吩咐,路上不作停留,直奔都城。

有诗赞道:汉地传来梨与桃,五蕴和合敛傲娇。一路风光多变化,目连救母饿鬼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