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大唐西域记通俗演义在线阅读 > 第十六回 三宝阶如来真身 大树仙恚咒曲女(第4页)

第十六回 三宝阶如来真身 大树仙恚咒曲女(第4页)

能清一副半懂不懂的样子,玄奘说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

从劫比他国向东南行走不到二百里,到达羯若鞠阇国。

从劫比他国一路走来,皆是恒河平原地区,一望无际的原野,树木葱茏,奔流的殑伽河河,横贯平原。村庄连村庄,人烟稠密。行走在平原上,旅途不再像北印度那样,山路崎岖,险象环生。气候温和适宜,师徒四人不疾不徐地行走在大道上。

边行边问,不多时,便知道了羯若鞠阇国,方圆四千多里。国家虽不是很大,沿途看到民居屋舍俨然,家家富裕,鸡鸣犬吠,风俗淳朴,一派丰足祥和景象。

能净望着周围景色,看到路旁土地,说这地肥沃,适宜种植庄稼。

前方一片林木花开之地,远远望去,树丛中五彩斑斓。走近一看,岂只是花草争艳,还有不少衣着鲜艳华丽的男男女女在游憩。仔细端详,容貌都俊美端庄。

玄奘示意能清前往打听都城还有多远,顺便问一下国内风土人情。

能清缓步走过去,那群男女见和尚过来,也好奇地望着能清。

能清施礼,道声“施主”,自我介绍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和尚,问道:“都城还有多远,国家的风土人情有些什么讲究?”

一个穿着鲜艳的男人从花丛中走出来,先还礼,然后说道:“都城就在前面,不远了。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钻研技艺,信佛的和信外道的都有,各占一半。”

能清又问:“寺院多吗,我们进城去好寻找寺院住下来。”

那男子说:“寺院有一百多所,僧徒有一万多人,同时研习大小二乘。还有二百多所天祠,异道信徒有几千人。”

能清合十答谢后回到师父身边,一一禀报。

师徒一行很快来到羯若鞠阇国都城。

将进城门,玄奘告诉徒弟们,羯若鞠阇国,又叫罽饶夷、葛那及、葛拿鸠阇,用大唐的语言来讲,是曲女的意思。能自听了,觉得奇怪,怎么又是一个奇怪的名称,正要问,听师父说道:“先进城,我们住下来后为师再请个长老为你们慢慢讲。”

羯若鞠阇国都城西面濒临殑伽河,即今之印度恒河平原上的北方邦西部法鲁卡巴德地区的卡瑙季。长达二十多里,宽四五里。城池坚固,台阁相连,花果树木。水池湖泊,光亮明朗,清澈如镜。各地珍奇的货物,多聚散于这里。

都城里寺院众多,很容易地就找到间寺院,叫跋达逻毗诃罗寺。师徒便在寺内住了下来。

简单地用餐后,能自心急,拉上能清、能净两师兄,央求听师父请寺院住持长老讲曲女的来历。

玄奘拗不过徒弟们的央求,只得带着他们先拜访住持长老。

这长老年岁不小了,须眉皆白,慈眉善目。互致问候后,玄奘指着自己身旁的几位徒弟一一介绍,然后说:“路途上,贫僧为他们讲本城名称意为曲女,这些徒弟不明白有何来历,还请长老为他们一一道来。”

长老颔首微笑。看着能自期待的目光,慈祥地点点头,坐定,然后开口讲到:

羯若鞠阇国人在人寿很长的那个时代,都城的名字叫拘苏磨补逻。

能净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就疑惑的插话:“长老,恕我浅薄无知,长老的第一句话就让我感到很费解。人寿很长的时代怎么解?”

长老解释道:“《俱舍论》说: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年增寿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这是一增。然后由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寿一岁,减至十岁,这是一减。”

玄奘接过话,说道:“如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增减为一中劫。”

能清说:“我知道了,人寿很长的时代,指的是小劫中那个由八万四千岁慢慢减下来时,中间那个时代。”

长老点点头。

能自又问:“羯若鞠阇国的旧都城叫拘苏磨补逻,这个拘苏磨补逻是什么意思?”

玄奘说:“我们大唐的语言称为华城或者花宫。”

能自问:“为什么叫华城,花宫呢?”

长老微微一笑,接着说:

那个时候,羯若鞠阇国的国王称为梵授,由于前世积下的福德智慧,使他具备非凡的文才武略,威名慑服南瞻部洲,声望扬布四邻。

这国王妻妾众多,为他生育了一千个儿子,一百个女儿。儿子个个机智勇敢,抱负远大。女儿人人容貌艳丽,端庄贤淑。

能净对能自说:“月容花貌,应该是花宫的来历。”

能自向他扮了个鬼脸,听长老继续说:

当时有个仙人,居住在殑伽河边,修身养性,收视反听,入禅定状态,已历几万年,形同枯木一般。飞鸟聚集在其身上,驻足栖息,在他肩上留下尼拘律果。

能净又打断长老的话,说:“长老,我又不知道尼拘律果是什么?”

长老并不生气,答道:“这个树,意思是生长余下之树,在你们大唐叫什么,我也不知道。”

玄奘说:“尼拘律树,类似于榕树。”

长老继续说:尼拘律树果落在仙人身上,发芽长大。岁月流逝,夏去冬来,这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几人才能合抱,树荫浓密。各种各样的鸟在树上筑巢建窝,叽叽喳喳地,好不快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