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黛玉之死,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爱情,更多还是对未来的绝望。
当然,伤心难免。
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让贾宝玉恢复清醒后,又去了绛珠仙子家。
如他们预料那般,绛珠仙子正哭得泪眼朦胧,眼睛已经开始出现不适,若继续下去只会损伤视力。
二人立刻为她救治。
黛玉只觉得眼睛一片清凉,再睁眼,便见着窗前出现了一对打扮奇怪的道士和尚。
她忙起身见礼。
道士和尚见状,不由相识一笑。
道士开口:“绛珠仙子,你这一世与神瑛侍者本就是有缘无分的结局,你莫要再为他伤心难过。幸而你父亲尚在人世,多看看身边亲人吧。”
黛玉听得此言,顿时心神一震。
她正欲开口,却见道士和尚已相携翩然而去。
等他们走后,黛玉坐回了原位。
也是奇了,她以前便非常容易与万物共情,极其多愁善感,用宝玉的话来说就是:看到残花落地会哭,看到西风席卷落叶会哭,看到乌鸦反哺会哭,看到……
黛玉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何有这么丰沛的感情,可她实在控制不住。
就像之前她得知了宝玉与宝钗订婚的消息,她自己明明是不想流泪让父亲担心的,可泪珠却根本止不住,即便父亲过来探望她,黛玉的泪水也住不住往下流。
她看得清楚,自己流泪后,父亲眼里闪过了一丝悔意。
可黛玉很清楚,父亲是为了自己好。
婚事本就不该被人当做筹码,她也并不是别人挑选的物件,父亲想要贾家早些做决定是应有之意。
最后也是贾家背弃了婚约,而非父亲不愿她嫁给宝玉。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她都不该哭的。
可是……
黛玉摸了摸自己泛酸的眼眶,即便想到宝玉,她竟也没再流泪了。
就好像她的泪水已流干流尽,再也流不出来了。
黛玉默默放下右手,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再叫父亲为自己担忧了。
-
没多久,宝玉便与宝钗成亲了。
婚后日子嘛……
也就那样。
原本贤惠大度的薛宝钗入门不久,就与袭人打起了擂台。
因着这辈子许多事都并未发生:如金钏儿投井、如龄官画蔷、如宝黛定情……而使得宝玉对袭人耗尽情分的抄件大观园,袭人告密事件也还未到发生的时间。
所以袭人虽诧异于宝钗婚后对自己态度大变,却还是仗着与宝玉的情分,与宝钗这个正妻斗得有来有回。
两人面儿上打了个平手。
但问题是,薛宝钗占据了道德法度的制高点,又是新婚燕尔期间,竟才与之打了个平手,这背后的根由足以叫府中下人嚼舌根了。
宝钗只觉得自己命苦,又觉得贾家实在没规矩。
哪有男丁宠妾灭妻到了如此地步,府中长辈也冷眼旁观,毫无出手管教之意的?
长辈不但不出手管教,甚至还往宝玉房中送人。
那晴雯原本只是丫鬟,如今也得了老太太亲自发话,开脸做了通房。
袭人都还没名没分,只是个大丫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