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娘是土生土长的水乡女子,要问她菱角鸡头米怎么做,她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对于面食她只在城里吃过。她娘也只会做索饼。
林知了其实以前也不会。末世后地下城中南腔北调不分家,林知了经常听见大家怀念从前才知道疙瘩汤怎么做。
林知了叫她先把切成小段的豇豆放进去,豇豆要煮久一点。随后才教她搅面疙瘩。
大半锅水只放面,一碗面太少。先加豇豆再加面就不显得清汤寡水。搅匀的鸡蛋像撒花一样倒进去,又放两把切成段的青菜,看起来浓稠有食欲。
刘丽娘放一点猪油、盐以及胡椒就出去喊婆婆用饭。薛母把衣服收起来放薛理书桌上准备明天继续,拉着两个小的去洗手。
薛家众人没有吃过这种面汤,薛二婶满脸怀疑:“豇豆煮面汤,我还是第一次见。”
林知了:“你寡闻少见!”
薛二婶顿时噎得脸色发绿,堪比她碗里的豇豆。
薛母叹气,招惹她干什么啊?“小鸽子,尝尝你阿姐做的面汤。”薛母转没话找话,“鱼儿,好不好喝?”
薛瑜点头:“娘,黄色的点点是什么啊?”
刘丽娘说道:“蛋花。”
“这么小啊?怎么做的啊?”薛瑜一脸好奇。
刘丽娘心说,就像天女散花:“好不好吃?好吃明晚还做这个。”
薛瑜点头。
刘丽娘对身边人道:“夫君,锅里还有。”言外之意,快吃,吃完了再去盛。
陈文君听出来,推一下她身边的薛大哥。薛大哥白日里需要做事,习惯了早上吃好中午吃饱,跟世人认为的,早上吃少,晚上多吃,吃过就睡正好相反。经年累月他的肠胃习惯了晚上少食。薛大哥不想惹妻子不快就微微点头。
林知了倒是想多吃多占,可原身胃口小,像在酒店吃的打嗝一次就够,多来几次胃受不了。
饭后,薛琬和二婶去刷锅洗碗。
林知了先给弟弟洗漱。碰到他的头发,林知了低头闻闻,决定明日给他洗头,防止生虱子搞她一头。
翌日东方既白,林知了爬起来,她先把糯米泡上,洗漱后就烧水给小鸽子洗头。
薛母听到动静起来,看到小孩困得眼睛睁不开,帮她抱住小孩:“怎么不等睡醒再洗。这么早把他折腾起来,幸好小鸽子听话。”
林知了:“给他洗好我要洗。不能顶着一头怪味去卖吃的。”
给小鸽子洗好就用干布擦几遍,又找一块干布裹着小孩的头防止他着凉,林知了就去洗头。
林知了洗好,薛琬等人才从屋里出来。发现薛瑞闲着无事,林知了问:“你不用读书吗?”
薛瑞下意识回屋。
林知了:“院里这么多人,看得进去啊?去隔壁院里。等等,你写几个字,我看看你的字如何。不会写文章可能是天赋所致,字不好就是你懒。”
薛二婶心生不快想说什么,薛琬慌忙扯一下她的衣袖,提醒她少说两句。
要是以前薛琬不敢,可她真不想看到她娘被林知了一下子掀翻在地。
须臾后,薛瑞拿着一张纸出来。林知了不懂书法也能看出他的字软趴趴的,跟他这个人一样,没有一点风骨。
林知了房中有薛理的文章。昨日她找笔墨翻到过。林知了找一份用蝇头小楷写的文章递给薛瑞:“看看有什么不同。”
薛瑞不敢不回答:“三哥的字行笔迅捷,力透纸背,如铁画银钩。”
二婶张丹萍忍不住问:“你的呢?”
薛二哥从室内出来,扭头看一眼:“瑞弟的字工整,如朝阳初升,潜力无限,未来可期啊。”
薛二婶心花怒放:“好瑞儿,听见了吧。好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