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唐静婉语气笃定,“夏姐儿永远都不会放下我们不管。”
老夫人顺着唐静婉的视线,看到苏半夏一边塞鸡蛋一边说着什么,云翊既要吃鸡蛋又要回她的话,忙得只想多长一张嘴。
原先苏半夏确实有嫁给云翊的意思,现在她心里想的更多的,怕是怎么带着云林两家人安全到达宁州,没有半点儿女私情。
不如说,本来就没有。
夏姐儿从一开始看上的就是云家,而不是云翊这个人。
想到这,老夫人瞪了云翊一眼,真没用。
云翊:?
他没做什么啊,祖母为什么生气了?嫌他吃得多吗?
还没想明白自己究竟哪里糟了嫌弃,表妹又给他塞了鸡蛋,“快吃,还没说完呢,继续。”
云翊:“……”
人,为什么只有一张嘴?
就在苏半夏忙着给云林两家人偷渡鸡蛋的时候,他们一行人远离的县城那边发生了不少事。
起初,是因为县令府里的下人在找一个姑娘。
杨家没有大大咧咧地说是为了退烧药,只说买到了一种不错的酒,回去喝着挺好,想再找人买一点。
这个说法得到了十几人的认同——他们也从一个年轻姑娘手里买到了好酒。
好酒啊?北方气候寒冷,大多人爱喝点小酒暖身,一听有好酒,都加入到寻找的行列。
老杨一开始还觉得挺好,找的人越多,越容易找到。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回收,陆续整理出苏半夏的行动轨迹,确定她在卖完酒后拿钱买了玉石首饰,在城门口坐上马车离开后,找人一事顿时陷入僵局。
老杨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找,杨县令拍板决定:“找,必须找!那么好的药,若是能够大量制作,能救很多人。”
杨家派出去的人从城门口往外一点点摸索,他们手里拿着画像,遇到人就问有没有遇到过一个卖酒的姑娘。
寻常百姓感叹一句“杨老爷是真爱酒啊”,并不在意,但在意的人也有,譬如马帮的二当家。
二当家是个相当爱酒的,一听城里出现一种特别香醇的酒,卖得贵不说,数量还很少,就有点好奇了。
再一听,杨县令的爹喝过一次到处找卖酒的姑娘,肚子里的酒虫彻底苏醒。
什么酒那么好喝啊?
二当家派人去买,没买到酒,意外打听到了一件事。
“你再说一遍!”大当家站了起来。
二当家眉飞色舞地表示:“杨家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根本不是在找酒,是在找药,退热效果极好。”
“杨家的小子当晚高烧不退,找了几个大夫都治不好,眼看就要烧成傻子,谁知道那药刚吃下去,热度就退了。大当家,这是神药啊!”
当晚进府的两个大夫没从老杨那买到药,私下在找人,没有遮掩目的。
二当家又买通了杨家的下人,得到的消息也证实了药物的特殊。
大当家来回踱步,像是在思考,也像是在犹豫。
“别犹豫了!”二当家比当事人还急,“你相公病成那样,再不吃药,烧傻了怎么办?”
大当家当然不舍得相公烧傻,可问题是:“药呢?”
二当家一噎:“那药只有四颗,一颗试药,两颗给杨家那小子吃了,就剩最后一颗。”
最后一颗,杨家就当保命药一样藏着,谁来都不给。
杨县令又是一县之长,没人能让他把药拿出来。再者,一颗也不顶用。
“我要是能拿到,早拿来给你了。”二当家那叫一个憋屈。
大当家知道他是真的想帮自己,拍拍二当家的肩膀,道了声谢,把二当家闹了个大红脸。
“有那人的画像和消息吗?”
二当家从怀里掏出一张买来的画像,“杨家那边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这个姑娘跟人出城了。”